•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德育活动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的融入

王丽
  
民族文汇
2023年4期
浙江省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 浙江 杭州 311215

摘 要:在中职建筑专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策略的改进,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使其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期望能够对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活动;中职建筑专业

前言

如今,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而中职建筑专业教育则是需要提高学生建筑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培养能服务时代、凝聚素养的智慧型人才。中职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专业水平与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在中职建筑专业教育中,德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德育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此提高中职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中职学生三观的正确养成

中职学校是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在中职教育中,道德教育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更是对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感

中职学校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们不但会学到自己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未来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它能激发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责任观念,同时理解何谓职业操守,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

中职学校学生处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并磨炼团队意识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充分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只是在每学期的班会上进行德育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导致德育教育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目前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讲授道德知识和思政课程的学习等简单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三)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单纯班主任工作上场。部分专业教师只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无德育思想教授,难以有效地在专业课中开展德育教育。

三、中职院校建筑专业将德育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的策略

(一)在专业课程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建筑项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作为建筑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以及自己的工作与社会和人民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可以介绍材料的分类、性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讲解如何保证材料的质量,以及如何在遇到质量问题时如何诚实、负责任地处理。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二)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建筑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践中需要与其他人协作和沟通。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进行项目设计,要求团队成员合作完成设计,同时要求他们在设计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沟通和协作。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规范

建筑专业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筑施工实践课程中,可以通过安排实践操作任务,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规范,如建筑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从而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让学生了解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加强对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规范意识,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结束语

在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课程内容融合、实践操作规范等,以此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德育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道德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荣琤,嵇朋朋. 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 ——以《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技术》为例[J]. 科技风,2022(32):94-96.

[2] 庄秋萍. 探析“教学做合一”在中职建筑专业德育教学的现状[J]. 天工,2018(6):94.

[3] 陈升,陈析,薛来锋,等. “互联网+”背景下“雨课堂”在建筑类中职学生德育课的应用研究[J]. 福建轻纺,2019(5):34-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