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高效的教学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利用支持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给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入手,探索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个性化和生活化转变。探究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学习方式
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给现代教育带来了飞跃和变革。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现阶段,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中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效果还不容乐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探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巧用”视频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活用”电子白板,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用交互式畅言系统,通过采用电子白板中的文档、动画、视频、聚焦、幕布、截屏、电子卡片等手段展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还可利用隐藏幕布设计课堂练习,对重点知识及时巩固。让学生在“乐”中“学”,以获得直接经验,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妙用”课件、图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传统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辅以卡片、黑板、挂图等,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而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课件、图片等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素材,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和谐发展。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本的一些抽象问题,并且教学的时间比较保守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固有的思维空间。
(四)“善用”多媒体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学生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很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首先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以多花点时间,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统一的教学进度;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微信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习方式个性化。在传统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信息技术的开放环境却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习方式生活化。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今后的学习必须由学校的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总之,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备注:本文系邢台市“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912210607)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