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

韦忠林
  
民族文汇
2023年26期
深圳市坪山区龙山学校 广东 深圳 518118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为教育提供了便利。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旨在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注入新思路和方法。通过本研究,可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章关注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改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局限于传授基本技能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不再适应这一时代的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探讨并采用新的教学策略。然而,尽管存在许多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论、项目和课程探索方面,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创新方法的研究较为有限。因此,本研究以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出发点,旨在寻找并提供有效的新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求,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更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教材更符合学生需求,但初中阶段的复杂内容可能导致学生挫败和不喜欢老旧的教学方式。为改善这一情况,可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元素创造吸引人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但需教师明确人工智能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1]。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并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课堂教学。举个例子,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教师可以实现更加互动式的课堂提问和反馈。通过这项技术,学生可以更轻松地与教师互动,提出问题,获得实时的反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机器视觉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课堂监控和管理,确保课堂纪律和安全。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技术的便利性和智能化。

再次,人工智能可以用来个性化定制学习体验。教育软件和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动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情况下学习。这样,学生不会觉得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反而会因为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而更愿意投入学习,增强学习热情。

总之,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元素,结合实际的教育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与引导,提高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发展学生思维,教师需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头脑风暴中提高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将学生代入到具体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提高信息技术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创设中,尽量贴合实际生活,从而实现人工智能下的信息技术教学[2]。

以“搭建救援机器人”为例,教师明确主题,围绕问题设置展开教学。通过展示救援机器人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然后提出问题,如“我国救援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和信息软件设计是否能提高效率?” 这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搜集资料并深度思考,以回答问题。这种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发散思维。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养。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编程比赛、科技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编程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科技社团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三、提供实践机会,发展学生学习思维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相关的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如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和资源。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机或云服务器等现代工具,为学生提供虚拟实践环境。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进行编程、调试等实际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时积累实际经验。通过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学生可以安全地实践,克服技术难题,培养自信心。

在以往的教学中,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知识传授,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因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出实践探究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促进思维的发展,并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例如,以“救援机器人”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按教材内容制作机器人。学生使用提供的教具,组装机器人并连接线路,使其运行。通过亲自动手,学生深入研究机器人的传感器和芯片等组件,理解其在救援中的功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教师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机器人,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这种实践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结束语

总之,现代化教学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需要信息技术课程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另外,需要意识到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巧妙运用该元素和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毅翔.“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J].名师在线,2023(21):67-69.

[2]韦明乐.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探析[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1655-1658.

[3]张培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J].天津教育,2022(23):90-9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