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索控辍保学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地困境与解决方案

张丽敏
  
民族文汇
2023年32期
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初级中学 545314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经济困难等因素,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加大财政投入等,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能够顺利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

关键词:控辍保学;少数民族;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推进,控辍保学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实施。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着独特的困境和挑战[1]。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失学、辍学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受教育权益和未来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落地情况,探索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从教师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落地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工作中的具体困境和挑战。其次,结合实地调研和教师实践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的措施,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以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落地困境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控辍保学政策在这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实施[2]。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经济困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落地依然面临一系列困境。

1.文化差异导致的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独特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这些文化差异对于教育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教材编写与传授、师生沟通等方面存在着障碍,学生可能面临着对主流教育体系的不适应。这种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一些家长对教育的认知与期望存在差异,影响了他们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态度和支持程度。

2.经济困难带来的负担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学生失学、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无力承担学杂费、交通费用等经济负担,使得部分学生无法入学就读。此外,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设施也是经济困难地区控辍保学的难点之一。

3.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师资素质不高、缺乏培训机会、流动性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师在控辍保学工作中面临着困难,如教学方法不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缺乏文化敏感性等。同时,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也导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连续性,影响了控辍保学工作的效果。

二、促进控辍保学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地的具体举措

1.加大财政投入

一方面,增加教育经费和资源。确保教育经费的分配公平,并优先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以弥补其教育资源的不足。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指导方针,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并解决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建设图书馆和实验室,提供电子学习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提供经济支持和资助计划。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学费减免或补贴计划,确保他们能够继续接受教育。政府可以设立资助计划,根据家庭收入和贫困指标,提供经济支持,帮助学生支付学费和相关费用。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计划,鼓励优秀学生继续深造并提供经济支持。这些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以根据学术成绩、社会贡献和特殊才能等进行评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取得优异成绩。

2.提高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教学能力

一方面,设计并实施专门的培训课程。开发针对教师的培训课程,包括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学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差异的理解。这些课程应注重培养教师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敏感性,教师将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提供案例研究和实践经验分享。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跨文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同时,鼓励教师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的文化偏见和假设,以及他们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期望和态度。通过自我评估,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3.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

举办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研讨会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和学者分享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这些活动将帮助教师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了解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最佳教学实践;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提供教学策略和方法。这可以包括一对一指导、观摩课堂和反馈机制,以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特定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资源和教材,涵盖他们的文化、历史、语言和传统。这些资源应当多样化、包容性,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招募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一方面,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确保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工资待遇与其他地区相当,并提供额外的津贴和补贴,以激励他们在这些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此外,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和职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这可以包括参与研究项目、组织和参加教育交流活动,以及提供进修和深造的机会,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5.制定多元教育政策和教材

首先,进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评估,了解学生的背景、语言需求和学习差异,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多元教育政策。其次,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并推广多元教育政策,要求学校在教学计划和教材中融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语言和传统。政策应明确要求学校提供包容性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后,投入资源开发多元教材,确保教材内容涵盖各种文化背景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这些教材应当反映学生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梁景峰,朱成燕.甘肃省农村学校控辍保学的现实困境与优化措施[J].甘肃教育,2023(11):50-55.

[2]杨福华,尹可丽.西部民族地区控辍保学的政府作为——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3,11(03):6-12.

本文系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室课题(课题名称:新形势下红瑶族学生厌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R2021C--16)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