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智慧校园教务系统数据分析我校各类职称专任教师授课情况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摘要:基于智慧校园教务系统数据分析我校各类职称专任教师授课情况,探究如何提高高职称专任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务系统;职称;专任教师;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为日常教学运行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务管理系统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使用教务系统进行日常教学事务的管理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约学校管理成本的有效手段,基于教务系统数据的各类分析还能为学校领导作出全面决策提供翔实有力的支持。
1.二级学院各类职称专任教师授课门数统计情况
笔者从教务系统抓取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课表编排相关数据并统计,我校本科教学各类课程授课教师的职称占比(图一)如下:正高级职称8.34%,副高级职称34.34%,讲师43.44%,初级职称8.87%,未定职称(新进教师)5.00%。
我校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授课情况统计(图二)可知,农业与生物学院正高职称专任教师开课课程门数为所有二级学院之冠,达49门次,上课学时为881学时,选课人数是2234;其次是化学化工学院,课程门数为35门次,上课学时为1022学时,选课人数2057;最少的是经贸学院课程门数4门次,上学时176学时,选课人数为330人。课程门数、上课学时和选课人数呈强烈正相关趋势。
我校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授课情况统计(图三)表明,体育部领导班子一学期开课达26门次,为所有二级学院之首,跟本人专业有强相关关系;其次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开课门数为20门次;最少的是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贸学院。
2.研究结论
上述数据显示,我校具有正高职称或承担二级学院行政领导职务的专任教师上课比例相对较低,原因可能是:正高职称专任教师通常身兼数职,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及行政管理职责,分身乏术;而科研项目耗费精力较多,投入产出比较高,导致部分正高职称专任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意愿较低。另外,部分副高职称的专任教师则从自我提升出发,大部分精力集中于申请省级科研项目及撰写专业相关的论文,这部分教师也对给本科生上课兴趣较低。
教师是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和宗旨,贯彻落实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都知道,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非常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有教师资格的同时,也要有工程师或会计师等技术资格。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占比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往往要求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双重素质锻炼,勇于实践,才能更好地积攒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也会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因此,对教师来说,培养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
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是的,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教师之所以被尊称为导师,是因为他的讲授能给学生带来的深刻的教诲和深远的影响,再者,他的学术和思想也理应超越学生。但问题是,如何才能保证不落后呢?那就要坚持奋战在教学一线。同时,教师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竭尽所能给本科生传授自己渊博的学识,仔细想想,哪怕只是他们一两句微薄的言语,却可能是学生未来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他们的治学理念、研究方法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教师重视课题是正确的,但疏于教学和指导学生是不对的,教师上课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形式是虚无的,关键是他要多和学生交流,互相探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指导。为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如何让已经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多走上讲台、多走进实验室,多走出去企业,学校及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制定每学期必须为本科学生上课的相关制度,在办学定位、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调整,让应用型本科教学回归教育本位,不仅能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校内的学术研究也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镱武.教务管理系统在高校的现状分析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4):125-126.
[2]蔡雅端.浅谈基于项目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XX高校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11):51-52+104.
[3]郭延光.高校教学工作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2,35(02):183-185.
[4]吴锦红.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籍信息安全管理对策[J].数字通信世界,2022,(08):101-103.
[5]赵红灿.高校系统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47-49.
基金项目:
2021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课程编排优化管理方案”(KA2201601A8)。
作者简介:
李家婵(1986-),女,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教务运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