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歌唱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要让学生体会到它特有的韵味,就必须要做好相关准备,让他们喜欢唱歌,同时还要注意采用更加科学化、趣味化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在进行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音乐课堂活动,进行趣味发声练习,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本文笔者将对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趣味发声练习展开相关探究,以期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发声练习;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策略
前言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所有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小学是学生面对面交流、培养艺术素养的重要时期[1]。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营造音乐氛围,以突出自身的优势。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小学音乐教育经验,阐述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育中进行趣味发声练习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有一定用处。
一、趣味发声训练的含义与运用价值
趣味发声训练是针对小学的音乐和唱歌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歌曲时获得更多的信息[2]。小学生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所以老师们需要通过趣味教学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学音乐和唱歌的教学中,趣味发音训练有着如下的意义。第一,能够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更加重视这门课。第二,它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声乐技术,促进他们的声乐演唱能力的提升。第三,通过对学生进行趣味发音训练的特殊影响,可以让学生在获得身心愉悦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中,进行趣味发音训练是不容忽视的。
二、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的应用策略
1.在声音训练中加入适当的配乐以增加其趣味
在课堂上运用音乐伴奏,以提高在发声训练进行时的趣味,其困难程度要高于单纯的传授,而较困难的教学活动,更具挑战,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所以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辅助训练,比如最容易的爬音级,就是通过伴唱来提高发音的精准度。其次,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声乐来提升学生的声调,让他们在进行唱歌的时候获得更多的自豪感。
比如在《美丽的家乡》的发音训练中,老师可以通过辅奏,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运用低音、中音、高音进行歌唱,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控制自己的音调,让自己的歌唱练习变得更好听。不过要记住,老师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孩子们感兴趣,如果他们天天都在如此练习,那么他们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而且还会让他们的新知识变得更加的陈旧,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
2.重视优化音乐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行为意识的训练,使学生的身体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游戏、情境和教辅技术相融合,通过全面的教学实践探索,实现了个体的发展。在课堂上运用趣味发声训练,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盲区”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声乐技能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发声训练的整体质量。在课堂训练中,学生将自身的能力和基本的知识积累相结合,并在课程中进行实践,从而使自己的技能得到扩展。要重视对歌曲的选择和运用,对其进行深度剖析,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指导[4]。
3.重视对学生发音训练的站立姿势的引导
老师要使学生明白,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就必须要在歌唱的时候把声音发得很清楚,声音要饱满圆润,还要有适当的呼吸和姿势,这样就可以保证唱歌的质量。呼吸训练对学生的发音技术有很大的影响,老师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肺活度,注意呼吸期的平衡点,使发声训练的整体质量提高[5]。老师可以让同学面对着墙站着,在对面墙上对应的地方摆放一张纸巾或者塑料袋,而在墙上贴上的纸巾和胶布的时长,就是在唱歌的时候学生控制自己的呼吸的时间。对于学生的发音练习,老师们可以使用音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歌唱的过程中,呼吸的均衡性和力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进行趣味发声训练的时候,可以使用较小的气息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自己的呼吸,在唱歌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从而让自己的歌声更加完美。职业歌手对头腔、口腔有很好的控制,初学者在入门时,老师会先让他们先呼出一口“呵”、“哈”,再由老师慢慢提高音阶,为学生作示范,让他们跟着练习。老师协助学生通过肚皮来进行声带的掌控,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呼吸。站着的时候,学生张开双臂,脊柱挺直,双脚张开,与肩齐平。学生们的站位比较直,收缩着自己的肚子,让自己的呼吸变得更加顺畅,最后的歌声更有冲击力。
4.趣味发声练习中的人体发声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课程敏感性”的训练。要把握好趣味发声训练的要领,对传统的唱歌教育思想进行优化和完善。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很多人都把音乐作为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基本基础。从音乐界的发展来看,脱离了乐器和技术的依赖感,也能将歌曲的效果发挥出来。当前,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已逐渐重视对生活的指导,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很多网上的音乐短片都是使用碗筷做节目,所以老师们在进行趣味发声训练时,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用品,例如: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可以让孩子们得到灵感,让他们意识到音乐和社会的实际是有密切关系的。老师先从兴趣的方向入手,让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去敲击身体的各个部分,从而产生与之对应的响动。同时,老师也可以把学生的音乐韵律和发声的练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课桌、书本等方式为同学们表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度,促进了同学们的友好交往,从而提高了整个音乐教学的效能,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参加到发声练习中来。
结语
总之,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通过运用趣味发声训练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变得更有动力,学习更多的东西。同时,新的音乐教育方式也能为学生们开启一扇全新的大门,不管是现在的学习,亦或是未来的生活,都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丽君.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5(08):73-74.
[2]韩舒.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2017(05):88.
[3]朱明珍.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18,No.620,65-66.
[4]赵璐.巧妙训练,提升能力——小学高段音乐课趣味发声训练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6,v.36;No.311,123.
[5]吴君琪.浅析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8,No.503,97.
本文为区级课题《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SYKT-2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