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关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逐渐受到广大一线老师的重视和探讨。而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致使整本书阅读呈现出更多的形式性,未能充分利用它的优点和作用。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多个角度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在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作用与优势,保障了学生各项学习能力与阅读素养的健康化、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策略
前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分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三个层面强调“整本书阅读”[1]。基于此,本文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展开探讨,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一)提升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能扩大初中生中外文化视野,提高语文文化素养,充分感受中外不同语言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积累大量全球性文化知识,加快阅读速度,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创造出一个广阔的世界,其中充满了想象、好奇和知识,翱翔在阅读世界,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2]。
(二)提升综合素质
中国有句古话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说,通过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积累,能达到深入的文学熏陶,实现文学素养的提高。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影响深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变迁和人文情怀[2]。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好的接触新文化意识形态的机会,最终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努力转变教学模式,开拓教学的新方略。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克服创新教学模式初期的困难,看到整本书阅读促进写作和理解能力提升的方面,并结合本班的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和运用。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以学习为主,克服自我惰性,保质保量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充分调动语文思维,探究深层次的读写问题,以求达到阅读水平进步的目的[3]。
(二)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鉴于初中生的阅读体验和目标意识较弱的特征,仅凭师生间的提问与对话无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进入本书所创造的阅读环境。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这个主题来进行相应的教学,以达到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整本书阅读的热情。兴趣作为做好的教师,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4]。例如,在阅读必读篇目《昆虫记》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文章所表达的艺术设计,以及各种昆虫生物的多样多姿。结合《昆虫记》来进行一些昆虫动作模仿,让学生在动静、观望、思考、表演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写出相关的阅读感悟,从而进一步提升整本书阅读实效。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对初中生来说,整本书阅读往往充满了许多困难,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较少,情感也不丰富,阅读过程中很难有效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容。这不但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本书阅读[5]。例如,在进行《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结合小说内容,把精彩的情节和配图插入PPT,白板,投影等多媒体设备。或者是播放电影《平凡的世界》,让学生对比文本和影视作品的区别。要知道初中生的思维主要是以视觉思维为主,所以图画和动画视频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小说的意义,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和阅读视野。
(四)进行整本书的思辨阅读
在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同时,应注重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内涵式的重构,使其从感性的认识逐渐提升到理性,而不仅仅是把思想局限于发现知识,更要注重作者这样写作的原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人论世”的学习,把作者的生平、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综合起来,进行“内含”的重构,促使学生进行归纳、比较、评价等思辨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初中名著导读涉及《水浒传》,教师可以通过“内含”的形式重新组合,以促进学生的阅读。例如,通过展示反映时代背景的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人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有这么多的人民起义?”“为什么能发展到水泊梁山这样的地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可以从当时的赋税、民众的经济负担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民众造反了。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作家的人生境遇有所了解,进而剖析作家为什么能够创作出如此具有英雄气概的作品。在整合材料之后,同学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提高了阅读的效率。通过内隐重组,同学们意识到不同材料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若能将其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解读作品,了解作家为何这样写,并进一步发掘其创作的主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可以提高整个读书的阅历,也可以促进思辨能力发展。
结语
总之,在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时,教师要树立终生的学习观念,就是要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法,从而实现阅读能力、习惯、修养的均衡化、健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星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课外语文.2020(28):19—20.
[2]高月玲.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0(21):1.
[3]王慧杰.让学生爱上阅读——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
[4]黄利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11—13.
[5]钟晓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