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应用研究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意义重大,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许多的爱国教育内容,老师要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重要价值
1.1丰富教学资源
从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况出发,教师选将爱国主义内容纳入课堂,能够做到内容的多样化,这对于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学提供了关键作用。在具体教学上,教师选将爱国主义内容纳入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使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另外,当运用爱国素材开展课堂教学时,学生还能得到爱国主义知识方面的指导,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显得更有成效。所以,把爱国教学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是促进本教学工作良性开展的必然选择。
1.2树立正确价值观
从教学方面考虑,教师在课堂上以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施,既有助于学校更好实现对素质教学任务的贯彻,也为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开展,为实施素质教学提供了关键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学科,它本身便是以素质教学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当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后,学生不但能够完成学习内容的掌握,还能够得到思想、价值观上的成长,这对素质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巨大帮助。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
2.1加强爱国教育资源开发
社会发展会经历不同的时期与阶段,学生们也肩负有着不同的任务使命。很显然,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思想与思维上也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无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融入与实施,都需要结合大环境,以及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实施。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效果,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至关重要。在开发的重心上,要结合当下学生爱好追逐新鲜事物与热点话题的特点,来选择有启发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比如,北京冬奥会,太空出差三人组都是极具话题热度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无论是从冬奥会的开幕与闭幕式上,还是中国健儿在冬奥会上的精彩表现,以及太宫出差三人组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以及太空中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都是极具话题性质,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2.2树立榜样,激发爱国情怀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与学生年龄相似的青少年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比如,在本次我国主办的冬奥会参赛选手中,由美国籍转入中国籍的谷爱凌,更是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典范,其风华正茂的年龄,对祖国的热爱,对冰雪运动的投入等等,都可以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而且从其的年龄,与性格特点,阳光、自信来说,也有为契合当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发与利用这些热点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对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
2.3增强学生的民族信仰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弘扬立德树人的观念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内容来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让世界更美好》这堂课当中当教师进行内容讲述时可以穿插一些我国悠长的历史文明和我国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伟大举措,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印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当今国事国际形势来进行比对突出我国的伟大举措和长远眼光,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明白我国今天的成就是无数先辈用血与汗换来的,并且只有运用高尚的品格素质才可以进行稳定持久的发展从而激起学生立德树人的精神与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诞生出更为全面的道德品质素养,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能够有着更多的精力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弘扬立德树人的观念。
2.4开展多样化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创新与运用,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情感,为国家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在进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播放一些历史实录、影音影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切身的感知当前的幸福生活与社会稳定离不开无数战士的前赴后继,无形中影响学生的精神与观念,加深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在进行"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时,教师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为切入点,融入载人飞船发射等社会事件,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事件的意识。此外还可以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利用学生成长期间切身遇到的事件,开展爱国教育,如北京奥运会、新冠疫情和汶川地震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和丰富多彩,人们的很多观念也都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的国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是促进国家平稳发展,国富民强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从教育主阵地出发,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责任感,产生报效祖国、为国为民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达理.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析[J].亚太教育,2022(23):185-188.
[2]刘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2):25-28.
[3]王圣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61-262.
[4]刘妍.爱国情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