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教育数字化支撑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研究
摘要:数字化阅读带给学生一种崭新的阅读感受。一方面,我们的阅读范围空前扩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多种阅读资料,如电子小说,网络新闻,公众号推文。同时,在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变化。除了文字外,还应包含外显要素,如图形,动画,以及结构要素,如超链接,导航栏。在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元素中,不但能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也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立体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学生;阅读素养;提升
前言
目前,数字化文本的匿名和失真,数字化阅读的浅表化和碎片化,数字化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由于受到了网络的影响,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真实感和有效性的重视程度较低,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批判思考。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他们只是追求感官的刺激,而没有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充分的吸收,最后就会变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快餐式的消费者。
面对这种已经成为趋势的数字化阅读,与其加以制止,还不如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效的数字化阅读者。
一、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内涵
参考PISA关于阅读素养的界定,我们可以将数字化阅读素养界定为:读者为实现个人目标、提高知识水平、发掘潜能并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对数字化文本进行理解、运用、评估和反思的能力。与此相联系,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数字化阅读素养。
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数字化阅读素质的重要性。当我们谈到数字化阅读时,往往把它看成是一种休闲的方法,或是把它仅限于使用电子设备,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狭窄。在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阅读是学生发展自我、了解世界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不能把数字化阅读的含义,仅限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提升技术使用能力,而更要重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数字化阅读素养不仅是一个学生在这个世界上进行生存和终生学习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到将来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基础。
要从“课文”的角度来认识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性。与传统的纸本阅读相比,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在数字化阅读中,学生会接触以下几类纸质阅读中不曾接触的文本:一是多媒体文本。包含了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多媒体元素的文本,这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视觉智商”,不会被淹没在多媒体元素中,才能从这些元素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多重文本。就是针对同一主题的若干篇文本。例如,学生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就会出现多篇相同话题的文章。这就需要学生不但能够在同一个主题下寻找不同的文章,而且能够将多篇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三是动态文本。动态文本除了包含了菜单、目录、选项卡等多种导航功能之外,它还包含了页面搜索、动态模拟等交互功能。学生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对无谓文本的访问和阅读,从而更快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要从认知过程中认识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性。从总体上讲,学生在阅读中的认知过程包括信息的定位、信息的理解、信息的评价和信息的反映。而在数字化阅读中,这种认知过程和传统的阅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定位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与自己所读内容有关的信息,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掌握诸如略读、速读等传统的阅读技能,同时还要借助网址等信息以及导航、搜索等交互工具,来完成对信息的初步筛选和有效定位。在理解、评价与反思层面,学生需综合分析多篇文章中的多种信息,在不一致或矛盾的情况下,评价并化解矛盾,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数字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考与评价能力尤为重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但与此同时,重复、冗余、老化与虚假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学生需要评价文本的真实性,并考虑文本与自己阅读目标的关联性,进而筛选出自己认为可靠的、与自己的阅读有关的信息。
二、教育数字化支撑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策略
1.营造健康有序的学生数字化阅读环境
提高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数字化阅读能力的前提。这就对学校图书馆和有关的教育部门提出了一系列的需求,不但要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浓厚的阅读文化底蕴、清爽简洁的界面、良好的用户体验性、提供随时下载和释放的空间、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数字阅读空间,还要鼓励学生将他们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起来,通过联想、补充、深化等方式,来对数字化阅读资料的本质进行认识,从而引起他们深刻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
学校图书馆和有关教育部门要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数字化阅读环境,创造一个好的数字阅读的校园文化气氛,在学校里建立一个数字化阅读服务小组,并实现了阅读资源的共享,让同学们无时无刻都能沉浸在阅读知识信息的海洋中,在信息的时空中畅游。与此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的赏识与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适应数字化阅读并取得良好的数字化阅读效果。
2.开展数字化阅读指导
实时互动式的数字化阅读指导机制,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与反馈,提高他们对数字化阅读的欣赏能力与迁移力,促进他们对阅读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让他们在数字化阅读的观念、习惯、能力与质量上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强化对学生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字阅读素养,让他们能够在数字化阅读的窗口中,感受到文字中的美好,同时还能受到人类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能够在理性世界中享受到快乐,从而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前迅速变化的数字化环境,打下一个良好的求知和学习基础,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3.开展家校合作,培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首先,父母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家长们千万不要抱着“数字阅读猛如虎”的心态,直接禁止。PISA报道过,那些经常在网上查找和阅读资料的学生,他们也会经常阅读各种各样的纸质材料。这表明,适当的数字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更乐意阅读纸质材料。因此,要对数字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使数字化阅读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其次,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可以与学生制定一份有关数字化阅读的家庭合同,对学生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时间安排、类型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学生在家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受家长观念与经历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沉迷于网络阅读而无法自拔,对网络上的信息不加以筛选,就很容易将这样的阅读习惯和观点传递给孩子。因此,一份有效的合约,不仅对子女有约束力,对家长也有约束力。
参考文献:
[1]白辉,王中华.新媒体时代中小学阅读的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1):68-70.
[2]张智君.超文本阅读中的迷路问题及其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动态,2020,(2):103.
[3]王龙.阅读研究引论[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1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