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鉴赏

覃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29期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机制银币的珍品之一,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一直是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终极藏品,本文从铸造背景、图案设计、品种分类以及真伪辨考四个方面来鉴赏。

关键词:铸造背景;图案设计;品种分类;真伪辨考

1前言:

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命脉,是世界历史长河中最为灿烂辉煌的一部分。中华文明以其绵延不绝的唯一性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中国有近三千年的铸币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钱币文化源远流长,恢宏博大,在世界货币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传承好钱币文化,不仅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能提升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本文鉴赏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在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铸造背景

清光绪年间,因咸丰以来的铜料供给紧缺日益凸显,导致铜铸制钱与白银的兑换比价频繁波动,以致于市场急速向“铜贵银贱”的趋势发展。史料记载,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94—1896)仅历时两年,银币一元从可兑制钱一千二百文陡降至八百四十文,造成了流通市场混乱和商民不安。对此,湖广总督张之洞上报清廷准奏后,湖北省造币厂铸发了此种背面有“本省”两字的特殊银币,用于平抑湖北境内的铜银兑价。

相关资料显示,张之洞用行政命令强制规定,新铸的“本省”银币一元兑换铜钱一千文,本地所有的官项收支必须使用此种银币。商民应缴各项税赋,均以制钱一千比一的兑换率到官方专设机构兑换成“本省”银元,再行税赋缴纳。这项措施的目的旨在通过官方制定的银元与制钱的统一定价来稳定市场的比价,然而当时银、铜比价的起伏动荡,不仅只是湖北本省内银、钱复本位币制的先天缺陷,而且也是整个清廷、乃至世界性的银、铜原料供需变化所造成的,一地一域的强制行政干预是不能奏效的。所以,此项政令推行后,立即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制,商民用种种理由不去兑换定价高估二成的“本省”银元,以致此项地方性的法规在推行不久便告搁浅,而与之配套的湖北“本省”银元,也在滞碍难行的情况下收回再铸,将“本省”两字去之,未销毁重铸而留存至今者屈指可数,并且多为磨损或打戳,完全未使用品极其罕见,世间散落寥寥无几,流传至今仅数枚耳。

3图案设计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正面中央用满汉文字铸记“光绪元宝”,外围上下分列“湖北省造”和币值,左右十点和两点处分列六瓣花星。背面中央缀以中华传统的蟠龙图案,外围上下用英文分铸“HU-PEH PROVINCE”及币值,左右十点和两点处分铸“省”、“本”,用以明示仅限本省流通之用。与普通湖北光绪银币不同,此类币背面龙图两侧加铸“本省”两字,这在中国铸币中仅此一例,鹤立鸡群,殊为耀眼,其币名也由此得来。除此之外,加之其稀罕难见,历来被收藏界视作中国珍稀银币中的大名誉品,久享尊宠。

4品种分类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共分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三钱六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库平七分二厘和库平三分六厘五个品种,但今实物仅见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和库平七分二厘三种。其中一元型库平七钱二分重26.7克,直径39毫米,成色(含银量,下同)90%;二角型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重5.23克,直径23毫米,成色80%;一角型库平七分二厘重2.7克,直径18毫米,成色80%。

按史料所显,湖北“本省”银币当年应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共五等面值成套发行,但至今未有五角、五分这两种面值的实物发现。故钱币学及收藏界历来都以一元、二角、一角这三种币值来作为“本省”银币的全套概念。然而其中二角币稀见难觅,银币藏家能集齐全套者,自有藏以来据计未过三人,可见其难度之大。

5真伪辨考

由于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与普通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系列区别仅仅体现在背面加铸了“本省”二字,加之它们的制成日期与发行理由在一般文献上都找不到确切记载,因此关于它们的真假,自有中国近代机制币收藏以来,在钱币学和钱币收藏界一度引发激烈的争议。

直到2005年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周祥在上海《钱币博览》(46期)发表考证,在一张湖北官钱局光绪廿三年六月发出之“九八制钱一千文”钱票的背面文字查出印有光绪廿二年四月初二日(1896年5月14日)湖广总督告谕:“…既准完纳本省公款,必须加铸本省字样,方免混淆滋弊。…兹议定每新铸之本省银元准作制钱一千文,该商民等照此价赴局购买,即照此价赴关卡州县完纳,无丝毫增减以昭大信。一面增购机器添铸对开、五开、十开、二十开小银元亦加铸本省字样,其价照一千文以次递减,亦如制钱之可以零星使用。”该钱票背文告示日期、“新铸之本省银元…增购机器添铸小银元亦加铸本省字样”等句,可确定湖北本省银元系于该年初所铸造。再根据《张之洞全集》卷内之《推广行用银元及银元票示》:“外府各属州县…必缘距省遥远,商民人等来省兑取不易,致未通行”的记载,和1896年10月2日英文报纸《华洋通闻》(The Celestial Empire)报导:“虽然总督坚持每银元兑换制钱一千文,但此时市价银元只合制钱八百五十文,故无人收受,而充当军饷发放的银元也很快回笼…”云云,至此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的来龙去脉完全揭晓。

参考文献:

[1]董文超.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2]华光普.中国银币目录[M].北京:中国长城出版社,1999.

[3]林国民.中国金银币目录[M].香港:马德和出版社,2009.

[4]陆荣泉.江南龙洋图鉴[M].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覃伟,(1972-7),男,汉,湖北洪湖,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钱币文化研究、古玩藏品鉴赏。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