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

周宇诗 涂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11期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我国艺术歌曲自20世纪20年代兴起以来,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凤求凰》是由我国青年作曲家李砚根据汉代司马相如的古诗词而作的同名艺术歌曲,体现出了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凤求凰》深受众多歌唱家及声乐学习者的喜爱并广为传唱。本文对《凤求凰》的艺术特征及演唱进行研究与论述,希望为声乐演唱者更好地演绎《凤求凰》提供帮助。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艺术特征;演唱研究

一、《凤求凰》的作品介绍

(一)词作者及辞赋《凤求凰》的背景介绍

《凤求凰》是汉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的赋。

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相如。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

司马相如在文学创作领域主要涉及辞赋和散文两个体裁。司马相如的辞赋呈现出了斑斓多姿的艺术风貌,代表作品有:《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等;司马相如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品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

《凤求凰》是汉代司马相如为求爱卓文君所作名赋。司马相如是上宾才子,卓文君是美丽聪明、多才多艺的丧夫佳人,他们的故事始于司马相如拜访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凤求凰》,直率大胆的爱情措辞,使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约定私奔。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突破封建礼数、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行为也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

(二)曲作者介绍

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由青年作曲家李砚作曲。

李砚,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内地新生代作曲家、新锐音乐制作人。代表作有《我想回拉萨》、《吉祥欢歌》、《江畔梅》、《凤求凰》等。近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多次于CCTV1、CCTV3、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展播,《吉祥的地方》《吉祥欢歌》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的央视春晚舞台。《要把妹娃引过来》、《美丽的佩估错》、《江畔梅》、《凤求凰》等大量的民歌与艺术歌曲作品的新编与编曲工作,这些作品后来多被收录于包括武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音乐高校的教材。

二、《凤求凰》的艺术特征

(一)曲式及旋律特征

《凤求凰》完美融合了古诗词韵味与现代作曲技法,曲调舒缓悠扬、古韵情雅。全曲一共50小节,曲式结构为带前奏的并列单二部曲式,一级曲式结构可分为前奏、A、连接、B、间奏、A'、连接和B'八个部分,调式为民族d羽七声雅乐调式,音域为小字一组c至小字二组f,结构工整,速度为柔版、抒情自由,节拍为4/4拍

a句和b句“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旋律都在中低音区,从小字一组的d又回到小字一组的d,“一日不见兮”运用了模仿的旋律发展手法,与“有一美人兮”旋律大致相同。a句和b句旋律平稳进行,节奏规整,娓娓道来,抒发着对爱人的思恋之情。

c句和d句“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旋律音域和a、b两句相同,但起始音向上移动了小三度,情绪逐渐激动,尾音再次落在小字一组的d,体现出了情绪的低落,抒发着爱人不在身旁的无可奈何之情。

e句“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全曲最高音小字二组f第一次出现,旋律走向起伏多变,情绪相比之前更加激动,像是在大胆表达爱意。f句“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旋律又回到了中低声区,运用了二度模进的旋律创作手法向下进行,仿佛情绪又陷入了低沉苦闷。

c1句“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运用了级进小跳的旋律发展手法,再次推进旋律发展,为后一句高潮做铺垫,d1句“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是全曲的高潮,最高音小字二组f第二次出现,紧接着持续四拍的小字二组e,而后直接出现大十度跳进落到小字一组的c,情绪再次陷入苦闷忧愁。

全曲旋律进行流畅,层次分明,节奏规整,将诗人内心的情绪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歌词特征

歌词大意:有位俊美秀丽的女子,见过之后便难以忘怀。一天不见便思念得想要发狂。我好比高空盘旋的凤鸟,在四方之地苦苦寻觅着凰鸟。可惜心中的佳人,没有居住在我那东墙的附近。我用琴声代替心中的话语,弹出我内心的衷切情意。佳人何时能够许配给我,慰藉我内心的彷徨与相思之情。希望我的德行能与你相配,携手度过余生。如果不能与你相配,那此生沦亡也在所不惜。

全诗共有八句,描述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一见倾心,无限倾慕并展开的热烈追求。采用比兴的手法,司马相如自喻为凤,比卓文君为凰,用代表幸福爱情的灵物向卓文君表达爱慕之心。全诗语言简洁却意境深厚,音节流畅,行云流水,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

三、《凤求凰》的演唱研究

(一)咬字吐字

在演唱之前,需要准确地多次朗诵歌词,掌握歌词的韵律特征,从而运用到歌唱当中。字头要“准”,发音要敏捷、结实、清晰,同时又不要把字咬死;字腹要“圆”,口腔调节必须到位,口型保持稳定;字尾归韵收声要到位。

在《凤求凰》中,带后鼻音的字很多,每一句歌词都是以后鼻音“ang”韵母结束,“忘”、“狂”、“凰”、“墙”、“肠”、“徨”、“将”、“亡”,这些字口型较宽,需要迅速有力地运用舌尖的力量咬字头,咬完字头立刻打开牙关、松开口腔,归韵到韵母“ang”上面,挂在哼鸣的面罩位置,运用自然的气息推动歌曲的进行。

闭口音“兮”也是每一句歌词中都有出现的字,“兮”本身为语气助词,在节拍强弱规律中也都处于次强拍或者弱拍的位置。在演唱“兮”字的时候,注意不要咬得太重,注意歌词的主次地位。清晰咬完“x”声母后,打开口腔、放松双唇,快速落到韵母“i”上,声音位置自然靠前。

(二)情感表达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在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时,不能只注重声音的技术,更需要注重歌曲的细腻情感表达,歌唱的声与情、技与艺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表现的高境界。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要像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情绪委婉,使用自然的气息,腔体自然打开;“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需要突出语气,着重“凰”、“墙”,刻画出心爱佳人不在身旁的悲伤低落的心情;“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是全曲的小高潮,积极运用气息,充分打开腔体,感叹地去唱,推动情绪的递进,表达浓烈的思念之情;“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这一句是司马相如表决心要与卓文君携手共度余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达到情绪的顶峰,演唱需要更加释放情绪,慷慨激昂。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自发展以来,已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瑰宝,深受大众的喜爱。本文浅析了《凤求凰》曲式及旋律、歌词及演唱要点,希望为广大演唱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在舞台上呈现这些中国优秀作品,不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舒畅.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的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22.

[2]韩勋国.歌唱教程[M].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1.周宇诗(2000.06—),女,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1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2.涂茜(1971.10—),女,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演唱方向副教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