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企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周善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15期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摘要:在职教改革的大背景中,基于校企融合的模式下,研究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以此改善技能、体能主导类专业的学生和企业不同工种人员的体智能结构,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发展沟通,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入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再创性,挖掘学生、职工潜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同时增强学生、职工社会属性改善的助动力。

关键词:高职体育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2019年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1],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在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促进两者相融合,对于企业体育文化及毕业生融入企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针对企业不同工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群训练,提高相关肌群的力量、耐力、爆发、速度等素质,增加体育保健知识,避免相关工种长期工作导致的职业病,以及学习在紧急状况下,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技能及常识[2]。

1“融入式”体育文化融合

为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进入和融入企业,需要在高职院校各方面与企业进行融合提升[3]。在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应极大地融入企业体育文化和企业文化,使企业体育文化、企业文化深入学生心中,促使学生在学习、毕业、就业过程中形成很好的角色及心理转变。例如,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转换学习和活动地点,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开展室外拓展活动,根据企业不同工种、学生专业的特点,举办学生与企业员工拓展“破冰”,技能学习活动;同时,在企业体育文化建设中,融合学校体育项目及内容,使新老员工在“破冰活动”、工会体育活动中极大发挥自身体育价值,达到良性效果,真正做到“融入式”提升。

2“理论+实践”式体育文化融合

体育,广义上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4]。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面临种种压力,如果没有及时排解,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运动作为缓解压力的手段之一,有其良好的效果和优势。学校在以体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例如,通过集体项目,使学生懂得合作和团结精神;通过个人体育项目,培养学生果断、机智、灵敏及自我克服困难的精神。企业在文化润人的过程中,更应该体现多元性、包容性、接纳性、开拓新、创新性和竞争性,充分给予员工发挥舞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学生在校期间,受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其“体育理论知识+专项运动技能+终身体育思想”基本形成,通过学校体育文化与企业体育文化之间交流,可以将校园体育理论知识与企业体育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彼此进步及健康有序发展。

3“技能转移”式体育文化融合

企业发展离不开各个岗位的职工,各个岗位又赋予职工特殊的工作技能,在长期的工作技能坚持中,会导致相应肌肉群的发达或病变,从而引起职业病,因此,在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必要的保健知识和应急处理办法的培训必不可少,便于学生融入社会成为不同工种时,可以自我调节和放松,避免长期务工导致的职业病。例如,体育授课内容中增设运动性病症的原因、征象、体征、处理和预防知识。同时,由于企业员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如文秘、餐饮服务专业员工,需要耐力、柔韧、形体方面的训练内容;机电、数控、建工员工需要耐力、力量方面的训练内容;传媒方面的员工则需要良好的应变能力素质及临危不乱的强大心态。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授课中,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满足未来就业岗位的综合素质的需求,对未来就业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5]。总之,融合不同专业及工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内容的设置,对提高企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4校企“互相成就”式体育文化融合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降低监督和约束成本,是直接影响长期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影响企业的成败。高职院校作为企业员工重要的输出地,在其综合文化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可以达到互相成就的效果[6]。同时,在学生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渗透给学生,对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有至关重要作用。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融入企业,使学生职工角色转换快速完成。在企业文化中,渗透高职体育文化,可以使企业文化更加多元化,促进企业文化健康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工作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职业病的出现。

5.2建议

将企业文化内容渗透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和熟悉企业文化。汲取优秀的企业文化成分,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之中,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以体育为平台,通过多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了解企业。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课程安排,以满足不同岗位对身体素质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2-05-10]. http://www. gov. cn/xinwen/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2]黄月勤.苏州市高职院校与企业体育文化对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董凌丹.新时代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价值及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4):133-134.

[4]梁春媚.适应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95-97.

[5]彭欢.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0):52-54.

[6]朱迎新.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98-99.

作者简介:

周善阳,男,1989年生,江苏如皋,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