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路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加速推动班主任专业成长是一种迫切需要,也是一种必然。但是,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脚踏实地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将其付诸实践,并最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运作机制,以实现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文章对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路径及运作机制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路径
前言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难教难管”、充满个性的学生,高中班主任要以新课程思想为指导,开拓新的工作思维,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创新工作与管理观念,主动寻求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应然方向和必然趋势,但是对它的认识还没有被广泛地深化,仍然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因此,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地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运作机制,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正确的方向,从而使班主任队伍建设朝着专业化、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探索一种适合于不同时期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有效的方法和运作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让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班主任发挥主观能动性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侯玮认为:“班主任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反思,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这是一种“过程”,并非从大学毕业时就已具备。近几年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认识到了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意义,并制定了多项政策,但是,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上,很多班主任却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高中的一些班主任,觉得只要能管理好学生,不出什么大问题,班上学习成绩还可以就万事大吉了。所以迫切需要对班主任专业化理念进行普及,通过试点成果的展示体现出这种理念的教育效果,使班主任能够自发,迫切的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只有认识到这种理念,班主任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理解时代对班主任工作的高标准、高要求,他们才会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学习班主任专业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将每一次的专业培训和班主任教研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在持续的学习和研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建立起自己的反思意识,从而形成一条有自己个性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二、多措并举,激活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内生力
高中班主任由于工作的局限,常常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常常只知道“低头拉车”,而不知道“抬头看路”。所以,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可以从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难点出发,进行思考,设计出一些接地气的班主任教研形式,以此来激发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内生力。比如说,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班主任教育研究。学校以德育教育的发展要求和班主任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为基础,以班主任教研工作坊为研究单元,以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为基础,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群体性自主研究活动。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与学科教学相同的方式,对班主任班会课或德育教育课研究,明确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深入研讨班主任教育和自身成长的得失。其次,鼓励班主任写德育教育的文章,建立德育教育的交流平台,建立德育教育的奖惩制度;通过举办德育教育论坛,让优秀的、有能力的班主任交流自己的做法;可以对得奖、或在正式杂志上发表德育文章的班主任进行奖励;学校可以为其提供物质条件和后勤保障,也可以为其创建一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最后,学校领导要带领班主任“走出去”,多向外地著名的班主任请教。一所学校的班主任管理体制和培训制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想要在一条快速、稳定的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稳,就必须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创新元素,并将其转化为促进本校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法。
三、建立健全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机制,发挥校本培训的特色作用
如果要让班主任专业化达到一定的水平,除了政府教育部门的外部推动之外,学校的内部驱动和发展也必须要跟上。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育是一个课前培训与课后培训紧密结合,相关理论与工作实践相互补充的综合过程。学校在安排班主任人选时,既要考虑教师是否有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对教师进行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在进行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过程中,要遵循针对性的原则,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经验差异、不同班级类别和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不同导向、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此外,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要与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情况密切地联系起来,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地讨论和解决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让班主任了解到它的实用性,这样才能保持班主任在自身的专业化过程中的积极性。
科学、完备的校本培训,要贯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指引。首先,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在推动班主任专业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必须把它列入到校本培训工作规划中,同时针对班主任的不同需要和水平,认真地设计出与学校班主任专业成长实际相适应的培训内容,比如:对年轻班主任进行入职培训、对优秀班主任进行技能强化培训、对骨干班主任进行科研能力培训等。其次,在进行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革新,在现有的新老班主任结对帮扶式的指导制度之外,还可以建立一个班主任专业成长社群,建立一个名班主任工作室等,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自己得到发展的平台,使更多的班主任能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研讨等。最后,鼓励班主任将自己的教学经历写成文章,作为校本培训的素材,使培训更加贴近本校教学实际,且更有针对性。
结语
总之,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个人科学规划,共同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上工作,就应该会有更多班主任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参考文献:
[1]陈文燕.“梯队式培养”: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区域策略[J].中小学管理,2019(09).
[2]李正刚,张燕燕.发达城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0(08).
[3]陈秋兰,刘世苓.中小学班主任学习力调查及提振策略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1(08).
[4]李英武,李凤英,张雪红.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
[5]莫亚娟.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科技资讯,2017(02):149-150.
(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应然走向及其路径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NCYW2021-105。)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