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策略和途径

郭嘉雯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21期
内蒙古工业大学 010051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一大背景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不足,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失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意义、现状以及实施路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路径

文化元素在外语教学与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等外语教育,不仅有助于进行思政教育,也有助于适应学科发展、维护文化安全以及服务对外战略。设定融入目标时,需同时考虑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选择融入路径时,应充分考虑内容的融合、教材的衔接、素养的提升、方法的创新以及成效的评估,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外语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价值内涵

1.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本质需求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外语知识和汲取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同时接受中外文化的熏陶。举例来说,当介绍西方青少年的独立精神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胆识和勇气,加强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外语教学中,使教学过程更加多元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外语教材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内容,因此,在教授课文内容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印象,还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氛围,真正使外语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2.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外语教育逐渐从基础知识的传授向更加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变。目前,高校外语教学已经朝着结合语言能力训练与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够灵活运用外语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外国文化的传播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全面地发挥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1.探索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新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提炼教材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将其与中华文化单元主题相结合,引入生动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对比研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其次,情景式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此教学模式下,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设传统文化实践情境,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和感染力。通过情境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知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多语种展示家乡文化传统和特色,拓展课堂的有效影响范围,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三,穿插式教学也是一种值得采用的策略。在此模式下,教师应提高融入技巧,避免“大水漫灌”或强行灌输,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中华文化要素,以保持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持久兴趣。

2.优化外语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

高校外语教材内容应与本国文化特色和国情相契合,以促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深入了解与掌握本土文化内涵,并具备以外语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材是目前文化育人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开发外语教材时,可以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中国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京剧文化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材,可以有效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同时,还可以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形成传承本土文化的能力和意识。

此外,在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进中,还应增加本土文化课程的比例,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完善学校保障机制,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外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重视外语教育的优化和重构,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课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保障机制。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完善文化育人机制,建立健全的育人体系,明确各级领导机构的责任,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能够真正得以落实。高校还应在外语教育改革方面提供指导、监督和评价,以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外语课程教育方案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根本。高校在制定和实施外语教学方案时,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纳入考虑,结合学校、院系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外语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传播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节等各种活动,向师生介绍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校园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有力平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外语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外语学习,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实现双重教学目标。通过创新和优化外语教学内容与方法,平衡中西方文化内容的比例,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有效地融入高校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石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20(6):91-92.

[2]吴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初探[J].校园英语,2019(51):64-65.

[3]冯铃.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探究[J].现代英语,2021(5):111-113.

[4]杨巧章.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2):123-1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