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思政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渗透
摘要:本文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的策略,包括: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阅读人文经典,重视情感教育等。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既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又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小学教育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在新课标的视野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寻求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在小学阶段,人格塑造至关重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并增强自我认识、自律及自我完善能力。此外,思政教育还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二、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标强调学科交叉和知识整合,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创建跨学科的教学环境,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同样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培养思考、创新和实践等多方面能力,以满足未来社会的要求。同时,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
(一)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政素质。除了小组讨论、演讲、辩论和写作等传统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工具,如互动式教学、在线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等,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中,互动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通过互动交流和互动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二)利用教材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资源是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策略之一。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教材中的文本、素材、作品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筛选教材内容,选择那些蕴含较多思政元素的文本、素材和作品进行教学。例如,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讲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小草》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讲述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加深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感受。例如,教学《白雪公主》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或影视剧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童话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再次,教师还可以设计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政元素。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思政元素相关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历史文化资料等。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反复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多次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应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总之,利用教材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意识水平,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政能力。
(三)引导学生读懂人文经典
小学阶段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阶段,而中国经典文化名著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领会其中的思政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化名著,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这些经典文化名著不仅内容丰富、语言精练,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道德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名言警句、思想理念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政元素。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悟生命、提升情感,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讲座、展览等活动,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化名著的了解和认知。
(四)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策略之一。情感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情感素质和思政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情感文学、亲身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情感文学作品,如《小王子》《红楼梦》《百年孤独》等,通过讲解作品中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如情感分享、情感游戏等,让学生在情感互动中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素质和思政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落实教师铸魂育人职责,在探寻语文课堂融合思政教育之路上不断进取,全面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武赞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22(10):154-156.
[2]庄明雅.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22(10):157-159.
[3]谢艳.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1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