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思考

王坤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19期
葫芦岛市化工初级中学 125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直观、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数学课堂,并介绍一些实用的路径供教师们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1]。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教学中也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背景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如网络课程、在线作业、学习社区等,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

3.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如电子白板、投影仪、在线评测系统等,使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的有效路径

1.借助互联网资源

(1)搜集优质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育网站等途径,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PPT等。

(2)制作课件

教师可以利用搜集到的优质教学资源,制作相应的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布置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作业,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并及时查看和批改。

(4)进行在线测试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测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并及时查看成绩和错题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5)利用MOOC课程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MOOC课程,让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利用网络教育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提供在线授课、在线答疑等服务,让学生在家中接受专业的数学辅导。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的特征,它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思考能力提出了要求。如果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不佳,往往是因为他的一些能力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比如,他没有完全了解问题背后的意义。如此一来,就会导致题目的偏离[3]。而且,在课本中,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解释,学生并不能完全了解到这些知识的演算过程,还有它们的具体应用方式,更不能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提升。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进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将其逐渐为学生分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4]。

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演示和练习:例如,可以使用Mathway、Wolfram Alpha等在线工具,让学生输入方程式,系统会自动给出解答和步骤,同时提供多种练习题目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其次,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互动教学: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方程式和求解过程,同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此外,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在线测验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教师可以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和技巧。同时,在课件中添加交互式元素,如按钮、链接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3.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数学教学

(1)教学演示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演示,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多彩的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绘制各种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2)互动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在讲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上的工具,让学生自己操作,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4.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连结

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做题。学生们常常会看到,在教材中只讲一种概念,而在做题的时候,题目千变万化。所以,在给他们讲解例子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对他们进行举一反三的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对这些概念和考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让他们懂得如何进行验算和检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防止他们产生解答的失误。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能够对知识进行准确的了解,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并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控,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应该对课本进行仔细的学习,寻找课本和生活相结合的切入点,并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更多的直觉。

比如,在教授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将课本中的图片投射出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定它们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接着,教师要学生们去思考,轴对称图形到底有何特征,它们会被运用到那些方面,把它们设定为轴对称图形,从美学的观点来说,它们又具有怎样的含义等。因此,同学们会进行集体思维,去发现自己所看到的一些生活中的东西,而且在班上积极地发表意见。此外,在说出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构筑能力。又比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老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同学到台上,让他们操作计算机鼠标去体会三角形的变换,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生本理念。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教育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具有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雷剑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互动软件,2021(9):647.

[2]马亚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考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7):119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