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化工企业环保工作现状解析及措施建议
摘要:为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工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主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因为它的工艺特点,所以要对它的环境保护工作给予充分的关注,对它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及时地检查,以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并站在企业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给出了一些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化工企业;环保工作;现状分析;措施建议
1引言
尽管目前国家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已经上升到空前的水平,但是随着响水“3·21”重大化工企业相继出现因环保工作不力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政府的政策和宏观调控与企业的环保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再一次敲醒了我们。就企业的环保安全而言,必须站在地方政府和化工企业的双重视角来看,采用最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途径和办法,将环保政策切实地实施起来。
2化工企业与环保工作特殊
化工与人们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吃、穿、用,都离不开化工,化工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都由化工企业来完成。大多数的化工企业都会建造各种大型复杂的储罐和反应设备,有些原料和产物还含有易挥发性、腐蚀性、剧毒、易燃易爆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在生产中发生复杂的物化反应,极易导致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如果不能对“三废”(如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及时、高效的处理,不仅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还会对周围的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所以,做好化工企业地环境保护工作,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要对全社会承担责任。
3对化工企业环保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强化环保宣传与教育培训
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是企业各项环境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深厚的环保意识,能够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产生更好地良性循环,促使企业管理者更加理性地进行环保投资,吸收环保专家,从而使企业的环保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3.1.1多层次地开展教学训练
在一个企业里,通常是由管理者来做决定,而具体的执行是由设计工程师和运行工程师决定的。为了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地方的生态环保部门要主动承担责任,注重向企业高层人员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自上而下”,层层传递。为了加强企业的环保团队,地方的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会经常请来一些专家和学者来给他们授课和训练,把有关的法规和执行标准都告诉他们。
3.1.2建立环保训练的长期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与科技也是处于持续更新之中的。为了确保公司的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必须对职工进行全面的培训,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每天的生产企业,要建立“一周一次、一月一考”的训练方式,并对其进行设施运行情况和应急处理能力评估。通过初期的强制性培训,使企业的底层员工逐渐认识到“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技术保证。
3.1.3各有关单位应制定长期评估制度
地方的生态环境部门要保证企业具有良好的环保观念,逐渐地让他们在污染防治设施和清洁生产方面加大投资,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评价体系,实现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协作,企业定期反馈的良好情况。相关部门要和企业签署环保责任书,促进企业抓紧完成环保工作。
3.2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计划和规范
一个科学的环境计划,既能确定各部门的监督责任,又能对产业的标准和企业的责任进行规范,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环境工作提供指引,从而促进企业、园区甚至是整个区域的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2.1建立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在核实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尽管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环保工业的法律、规章和规范,但是,在实施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不符合当前实际的状况,造成了有关部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所以,地方的生态环境部门要在对全国和省的环保法律的熟悉和理解的同时,对本地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模式、管理种类和主要的污染因素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并且要制订出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规范,并将其分发到各个企业去实施。
3.2.2加强环境保护的规范
因为化工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所处的产业规范也各不一样,所以在实施的时候,不管是在环境设备的配置上,或者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标准的设定上,都会造成一些障碍。在这个过程中,要让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加强对这个产业的规范,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贯彻,突出其对工业企业的保护工作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权威,从而保证了各部门的监督工作的公正性。
3.2.3完善环境监察与监管的联系
在面临“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治理设施、监测平台和专门的人才队伍。一方面,企业要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测数据进行每日的保养与监测,能够及时地发现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问题,并及时进行检修,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同时,企业要将污水、废气等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主管机构,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监管部门,环境保护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构建严密的监管制度,定期进行多部门的联合巡查,特别是在VOCs排放、颗粒物排放、偷排漏排、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危险废物管理和运输等方面,加强对环境保护安全工作的重视。
3.3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
当前,环保经费依然来自国家和排污单位,许多企业面临着来自生产、环保和安全的“多重大山”,融资不足已是制约环保法规无法得到切实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环保法规日趋严厉的背景下,环保投资与投资体系逐步形成。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和融资机制,既可以激活环境保护市场的动力,又可以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撑;同时,还可以将闲置的资本引入环境保护产业,增加资本的利用。要为环保工作提供新的动力,要构建多元化的环保投资体系。
结语:
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化工企业必须保持健康、平稳地发展,同时要跟上潮流,发展出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工工艺,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底,推动资源的回收,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从而达到经济与环保的“双提升”,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游大龙等.化工企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置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12):16-138.
[2]李焱煌等.化工园区水环境风险公共应急设施布局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7):68-70.
[3]林卓峰.绿色化工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的关系[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6):146-147.
[4]赵向华.我国公民环保意识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6,32(9):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