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粤北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路径研究
摘要:粤北地区非遗文化资源丰富,本文旨在探讨非遗文化元素如何融入粤北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的路径。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非遗文化元素与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寄以希望为粤北地区农特产品企业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关键词:非遗文化元素;粤北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路径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非遗工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粤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粤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在2020年,广东62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韶关地区就占了6个,包括丹霞贡柑、新丰红茶、北乡马蹄、马坝大米等。农特产品作为粤北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包装设计对于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强品牌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粤北地区的非遗文化元素
粤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技艺等。这些非遗文化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如广东汉乐、客家山歌、瑶族长鼓舞等。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粤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本文以粤北瑶族刺绣传统非遗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瑶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历史沿革和技艺特点,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探索瑶族刺绣在农特产品包装现代化应用途径,赋予传统非遗工艺新的生命力。同时,挖掘和传承瑶族刺绣的文化遗产价值,保护和弘扬瑶族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将瑶族刺绣元素融入现代化应用研究,拓展瑶族刺绣的应用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现状
目前,粤北地区农特产品包装虽在满足实用性和美观性上有一定的质量保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首先,包装设计缺乏创新:虽然粤北地区的农特产品包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在设计上仍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一些产品的包装设计过于陈旧,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包装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在粤北地区的农特产品包装中,一些包装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对产品的保存和运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一些包装材料的使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最后,包装规格和种类不够丰富:虽然粤北地区的农特产品包装规格和种类丰富,但仍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医疗、保健等,粤北地区的农特产品包装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的意义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粤北地区农特产品包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第一,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可以使产品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第二,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可以增强品牌价值:独特的包装设计可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价值。第三,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路径实施经验总结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粤北地区,参观乳源瑶族刺绣工艺的制作现场,与传承人交流,了解妖族刺绣工艺的制作过程和特点。后又与农特产品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为瑶族刺绣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粤北农特产品包装设计提供灵感和依据。
(1)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元素:通过对瑶族刺绣非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了解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为包装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瑶族刺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独特的技艺和审美视角是其他地区农特产品包装难以复制的。如本文作者设计沙田柚包装初稿,见图1,模仿瑶族刺绣针脚,勾勒农特产品模型。同时,在包装设计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和保存这种传统的技艺和审美,避免失去传统特色的现象。
(2)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创意设计: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瑶族刺绣元素与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创意和设计风格。同时,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平衡。尽管瑶族刺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市场推广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将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包装需求相结合,开发出既保留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包装,是现代化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需要解决如何将这种非遗工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问题。
(3)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包装制作:瑶族刺绣工艺特点显著,如品种繁多,包括花带、脚绑、围裙等;如色彩丰富,有黑白绸布,红黄蓝绒丝线等;如花纹独特,有破浪纹、梭形、双蝶恋花等;如绣花手法挑针精致,如十字挑、结绳、滚边等等。将瑶族刺绣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包装设计理念相结合,探索瑶族刺绣的现代化应用途径,赋予传统非遗工艺新的生命力。在制作包装时,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实现包装设计的精细化和个性化。同时,可结合瑶族传统布衣材质的使用,使农特产品包装符合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要求。
(4)加强品牌营销和推广:通过加强品牌营销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和互动体验,增强品牌价值。在农特产品品牌营销方面,可以利用瑶族刺绣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可以通过举办瑶族刺绣文化活动、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开展线上线下推广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实现非遗工艺的活态传承:通过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实现瑶族刺绣文化文化元素与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发展。瑶族刺绣文化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录和保存的层面,更需要实现其活态传承。这可以通过培养新一代的瑶族刺绣传承人,将技艺传承给他们,或者通过在社区、学校等开展瑶族刺绣包装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瑶族刺绣的传承中来。同时,也需要将瑶族刺绣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例如在时装、家居用品等领域进行应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活态传承。
五、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任重道远
一个好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通过精美的包装和独特的设计元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仅从瑶族刺绣出发,进行了粤北地区的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的实践,后续我们将继续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沈黎萍.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研究——以“2021第六届中国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大赛暨展销博览会”为例[J].核农学报,2024,38(01):209-210.
[2]龙惠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绿色包装,2023(11):138-141.DOI:10.19362/j.cnki.cn10-1400/tb.2023.11.029.
本文受校级创新创业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粤北地区农特产品绿色包装设计》资助。
朱琳: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读学生,
通讯作者:林敏敏,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品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