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王曼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33期
十堰市茅箭区茅箭小学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和未来学习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知识的传授和机械的计算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境和应用。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方法

引言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活化教学理论和学生中心的学习环境构建。提出了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包括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和场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本文的研究也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将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抽象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努力。学生在感受到学习对学生生活的实际意义时,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强的兴趣和动力。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通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培养逻辑思维、观察分析、沟通表达等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所以,生活化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和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教师的认识和能力存在差距。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很多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学生可能缺乏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的支持。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缺乏也是制约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往往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境和案例,无法满足教师生活化教学的需求。此外,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会对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实施带来一定挑战。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机械计算和应试,学生可能缺乏对数学学科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对于参与到实际情境中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不够习惯。所以,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三、构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一)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内容

为了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的加减法时,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引入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零花钱的管理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选取与学生身边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测量与几何。通过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实际物体的尺寸,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平面图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教师还可以引入与时间、日历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课程表,计算课程时间的长短、计算相对时间的差距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运算。

(二)创设情境和场景,使学习与生活相融合

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教师可以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活动和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和意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购物、旅行、餐饮等场景中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和比较价格、距离、时间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利用家庭环境和社区资源,创设数学学习的实践场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测量、计算、估算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利用社区中的建筑、公园、商店等场所,让学生进行数学观察、实践和应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为了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在线数学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这样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反馈,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和应用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准备多样化的教具和实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分数条、几何模型、计数器等教学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音乐和艺术等多样化的资源,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引入数学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故事情节,探索数学的应用和意义。同时,教师可以组织音乐和艺术活动,让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将数学的美妙和创造力展现出来。

结束语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设情境和场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雅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48-49.

[2]刘印平.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今日教育,2020,(05):51-53.

[3]沈金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施路径探微[J].学周刊,2020,(14):119-120.

[4]周群.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8):83-84.

[5]魏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12):1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