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探索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高考的实施,使高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大单元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历史学科大单元教学是在大概念和结构化教学的支持下进行的。历史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教师对教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备课能力和单元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和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方法
前言
历史单元教学要注重对各版本教材的优化整合,积极构建学生的立体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还能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地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层层推进历史大单元的教学。在大单元教学中,也可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丰富大单元教学形式,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一、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思维培养”、“强化学习能力”三者有机结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实现历史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衔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其历史思维方式将更加缜密,对历史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综合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强化学生的系统学习思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有助于加强学生学习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复杂,融会贯通。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于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活动,这一方面会使学生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非常零散。另一方面,学生也难以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利用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知识间的“连接点”,建立起以单元知识为主体的学习架构,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高中历史运用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实施单元教学之前,要有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传承历史,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眼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题材很多,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且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比较少。例如,“古希腊罗马政体”就是一个古老的政治题材。现代中国反侵略民主的大潮,正是我们现代政治的主题。为了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整,老师应对教学流程进行统计、汇总。教师在制定辅导班时要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而制定教学计划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能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
历史内容具有复杂性,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对单元主题进行引导,有利于理顺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课程内容导向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例如,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专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出单元的内容,一是在15世纪末期开辟了一条新航线,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出现;二是由于西方殖民势力的持续掠夺与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三是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国际市场逐渐形成;四是工业革命的结束,是世界市场的最后阶段。在授课之前,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单元的题目上。本课程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该课题能够有效地将知识链接起来,加深印象,便于学生的学习和领悟。知识的融合,还应注意到历史时期的本质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阶段性特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原因,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
(三)围绕教材单元主题进行教学
对单元主题的指导必须与课本内容有效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的内容和单元课程的结构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一系列的事件进行整理,从而加深对历史主题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教科书内容的难度。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扩大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史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其内容却以政治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衔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利用单元主题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启发他们的道德修养。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上,采用了讲解、讨论、导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思考。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学习内容。教师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并按照教材的主题来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和观点。或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总结。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单元主题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单元主题教学,能较好地总结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有助于对教科书中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本课程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提升,不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将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富军.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9):76-77.
[2]游志斌,张万胜.基于单元教学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8):4-6.
[3]张美华.指向素养减负提质: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初探[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08):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