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博弈论课程思政的探索

王琦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39期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博弈论作为一门研究决策过程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全课程育人。本文以博弈论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博弈论;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愈发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外,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团队协作等软实力也备受关注。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涉及运筹学、对策论、决策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在博弈论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等软实力[1,2]。

2博弈论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博弈论课程与思政教育具有的契合点如下:

在道德伦理方面,博弈论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如囚徒困境,揭示了人们在利益冲突下的道德选择与行为决策。通过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在博弈中的重要性,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团队协作方面,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思想,强调团队成员间的协作与共赢。[4]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创新思维方面: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博弈论中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3]例如,囚徒困境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合作等价值观念在博弈中的重要性。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博弈策略的优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视野的培养方面,博弈论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许多经典的博弈模型和方法都来自于国外。通过讲解一些国际知名的博弈论学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和动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将课程思政融入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路径

实现课程思政融入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路径如下:

其一,挖掘思政元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博弈论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囚徒困境的案例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合作等价值观念在博弈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讲解合作博弈模型时可以强调团队协作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其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通过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三,完善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水平、道德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提高。

其四,加强教师培训和引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高校应组织专题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博弈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改革。

其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高校应举办与博弈论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课外拓展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术体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总结

本文针对博弈论课程思政进行探讨分析。首先,从在道德伦理、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国际视野的培养六个方面探讨了探讨了博弈论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然后,总结了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和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五条将课程思政融入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路径。期望本文的探索有助于提升博弈论教学思政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昌文,潘亚丽,任行伟. OBE理念下“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4):109-116.

[2]雷春丽,冯瑞成,石建飞等.课程思政融入“高级运筹学”教学中的设计与探索[J].甘肃教育研究,2023,(06):69-72.

[3]彭拯,曾玉华.课程思政视阈下博弈论模型的价值意蕴及其教学应用[J].大学数学,2023,39(02):37-42.

[4]汤小宾,徐宁.基于博弈论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性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2):130-135.

[5]梁龙跃,熊德斌.博弈论课程思政融入研究[J].学术与实践,2021(2):147-15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