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校企共育与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解雪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1期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山东潍坊 261011

摘要:“1+X”证书制度为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制度改革,能够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1+X”证书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职位准则,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1+X”;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

一、“1+X”背景下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1.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脱节

1.1由于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特性,需要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交替进行更新,所以在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课程资源以及教材内容出现滞后于行业发展的表现,虽然实训室尽量依照仿真实际工作岗位场景设置,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岗位的情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中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空白的,校内师资大多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或者是无社会实践的科班应届毕业生,在教学上存在眼高手低、动手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尤其是大部分教师不了解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课程资源、教材更新周期较为长,导致了教本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趋势。

1.2课程设置倾向于专业化。但是与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构架不能完全相匹配,课程内容还不能适应及时跟上日益变化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资格证书的要求有部分重叠,有部分分离。

2.学生职业素质缺乏有效手段

最近这几年,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调研得出,单位对学生反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素质方面,而不是技能方面,学生沟通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不强、不能吃苦耐劳等非专业素质方面,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岗位,导致频繁更换单位。就业单位认为现在的中职毕业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在校培养期应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及职业素质的锻炼。

二、“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校企共育与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贯通策略

针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建立起校企联合培育、一体化育人的有效机制,为学生到准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七步法、递进式”培养方式,以提高学生素质与技能水平为目标。学生在中职三年中施行“2+1+1+N”特色学习模式,校内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外导师相配合,学生第1、2学年以校内学习和校外职场体验(每年的寒暑假)来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岗位职业标准的学习任务,掌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所需的职业岗位基本技能与职业素质,与此同时利用“碎片式”时间完成N学分,第3学年以校外顶岗实习为主,始终贯穿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行企业工作状态和企业带来的文化。

2.校企教学方案制定: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同制订教学方案、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进度计划、制订学生多元评价标准与考核标准、做好“1+X”证书制度的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育协议,校企共担教育教学职责,校内教师主要负责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基础技法,考核其基础内容;学生专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由企业导师传、帮、带,并由企业导师完成对学生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

三、校企合作与“1+X”证书相贯通的设计思路

(1)建构叠进式德技共修模式。

根据《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借助于全国美发美容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职业标准。构建“1+X”证书制度背景下六德、六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年级的德育培养目标规划和技艺技能水平方向规划,实现学生全程德技共修成长。引导学生德育指导规划和技能水平发展方向,将六德与六技术的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技艺技能技术水平,实现终身成长。

(2)校企合力研究开发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资源。

根据立德树人目标,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结合产业新技术、行业发展新形态,建立适应专业特点、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理念,多方位、多层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五方联合、专兼结合、产学研兼具的平台师资队伍。将职业教育指导专家、高校高技能教师、学校骨干教师、企业技术力量队伍整合,相互交流、科学分析,依托新型教材的开发,形成一系列专业课程资源。

(3)建立“碎片式”学分制度。

转变以往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创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在校两年期间实行的“2+1+1+N”学习模式,针对学生表现,校内外教师、导师给与学分认定,形成一套高效实用的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校外企业导师相配合,达到校内外一体化培养,学生真正实现“德技并修”,提高了学生责任心、忠诚度、自律性、主动性、规范性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4)开展“导、学、做、创”创新创业教育。

在学校优秀教师和行业公司技术专家的指引下,在校内师生组建一支创新创业团队,围绕技能创新、应用、拓展师生共同创新创业形式,开展技术创新、创业计划等创新创业活动,以创新创业为目的,研究贯穿“导、学、做、创”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校内美发专业建立“美发工坊”,可以为全校师生进行美发服务,并定期到社区、养老院做“义剪”服务工作;化妆、美容、美甲专业设立“形象设计工作室”,形成点对点工作,承接大型晚会、宴会等,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战,加强师生间、企业间创新创业交流研讨,不断提升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燕.服务意识下的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校企合作探究[M].现代职业教育,2021,224-225.

[2]温振华.职业教育“混合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探索—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都市丽人服装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

[3]郭明.中职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才智,2018,22.

[4]朱唯娜.关于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5]赵舒琪.能力为本·实践为主·需求为重——大连女子职业中专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思路和案例评析[J].职业,2015,15.

[6]彭波.校企合作共育人助推产业大发展--五峰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案例[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9,(07)

[7]顾振华.基于“1+X证书制度”的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