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庭教育促进法》背景下幼儿亲子游戏开展的策略研究

甘翠红 胡慧林 蒙小奇 肖林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3年37期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亲子游戏作为亲子陪伴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对幼儿发展和亲子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家庭教育促进法》背景下,分析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促进法;亲子游戏

2021年10月正式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父母要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1]明确要求父母应依法养育子女、陪伴子女成长。亲子游戏作为亲子陪伴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对幼儿发展以及增强亲子间的感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期望能够为幼儿家庭开展亲子游戏提供指导。

一、亲子游戏的内涵

关于亲子游戏的内涵,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均有各自独特的见解。薛官星认为亲子游戏是幼儿与家长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同时,还提出亲子游戏是通过一定的情景基础,使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从而能够让幼儿在各方面有更佳的发展能力。[2]宁乐认为亲子游戏是指在亲子情绪的支持下,同时伴随着快乐的情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父母子女共同参与的活动。[3]在本研究中,亲子游戏是一种基于情感互动的活动,是父母与幼儿之间进行的一种游戏。[4]

二、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法律认识不充分

《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首部有关家庭教育事务的法律规范,是处理家庭教育事务的基本要求和最高准则,是进行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法律实施已有将近两年之久,然而家长对该法律的认识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种是家长非常清楚该法律,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监护人所承担的责任,但该部分家长仅是极少数存在;另一种家长则是不清楚该法律或了解较少,导致在责任主体认识上较模糊,进而成为幼儿游戏中缺失的重要一角。

(二)家长游戏观念较片面

部分家长的亲子游戏观念存在偏差,导致家长在幼儿游戏价值、游戏与学习关系、游戏权利等方面均存在误解。有些家长认为游戏对幼儿而言仅是娱乐方式,是无意义、可有可无的,甚至相比于游戏,让幼儿识字、绘画、弹琴等才是首要任务;有些家长认为两者要结合起来或视两者为对立,而这种视两者为两个独立因素的思想并非正确;有些家长虽能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幼儿游戏权利上仍存在视情况而定、需大人管教等情况;还有些家长在面对游戏邀请和提问时,会因为自身各种原因找理由拒绝、敷衍、不理会等等。

(三)亲子游戏条件不完善

亲子游戏条件的创设是幼儿游戏体验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时间方面,家长在闲暇时间上更倾向于看电视、玩手机、做家务、锻炼、逛街等活动,而选择陪伴幼儿游戏的家长极少。还有家长虽选择陪伴幼儿游戏,但是在玩游戏时间上却不充分,更像是在花最少时间完成一项任务。场地空间方面,部分家庭里未设置专门游戏区域,因此,幼儿在家里玩游戏时会受到空间场地的束缚。游戏材料方面,家长多以玩具作为辅助,与幼儿共同制作游戏材料的家长比较少,大多是来自各种渠道的现成品。可见,家长在游戏材料上花的心思比较少。

(四)家长缺乏有效的指导

虽然在幼儿园或者班级开展亲子游戏时,教师能为家长提供活动策略,但回归到家庭上,家庭式的亲子游戏指导就相对比较缺乏,导致亲子游戏在幼儿家庭中一直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如游戏内容方面,单调且具有重复性,还存在不符合年龄段或不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况。游戏指导方面,虽然多数家长由幼儿主导,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但家长却忽略了因幼儿自身能力有限,导致幼儿无法时刻驾驭各种游戏的情况下,需要由家长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及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来协助游戏进行的情况。

三、解决幼儿家庭亲子游戏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法律意识

为调动家长、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家庭教育,还需回归法律普及,增强法律意识。首先,可以结合该法律制定针对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法规宣传计划,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例如举办讲座、制定宣传手册、开展宣传活动。其次,设立法律咨询热线或开展在线咨询平台,帮助家长和亲子游戏的参与者解答相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增强对法规的理解,并保障他们在亲子游戏中的权益。最后,与教育机构、社区组织、幼儿园等合作,通过联合宣传、资源共享,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共同促进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法规宣传和合理开展。

(二)强化游戏观念

首先,游戏价值方面,引导家长了解游戏对情感、认知和社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此外,还可以展示亲子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成果,让家长了解亲子游戏的实际效果。其次,游戏与学习关系方面,阐述游戏与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如何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再次,游戏权利方面向家长介绍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幼儿参与游戏的权益和家长的责任,并强调家长尊重他们的游戏选择,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最后,游戏态度方面,提倡家长采取积极、支持和参与的态度对待亲子游戏。

(三)完善游戏条件

亲子游戏的进行还需提供外部条件的支持。首先,保证游戏陪伴时间,定期制定家庭亲子游戏计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亲子游戏。其次,创设地点空间,在家里或室外设置专门的游戏区域,以提供一个适合亲子游戏的场所。最后,了解幼儿兴趣爱好,提供适合年龄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此外,家长与幼儿可增多机会共同进行DIY手工制作,以增加亲子游戏的乐趣和互动性。

(四)加强亲子指导

在游戏内容与指导方面,幼儿园或社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首先,幼儿园依据自身优势,综合亲子游戏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启发性等特点,提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其次,幼儿园可为家长提供游戏规则、活动手册、示范视频、教育指导和技巧等材料,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开展亲子游戏。最后,幼儿园或社区定期组织亲子游戏的培训和指导活动,邀请专业教育机构、教育专家或心理学家进行指导,以便提供全面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EB/OL].(2021-10-23).http://www.gov.cn/xinwen/2021-10/23/content_5644501.htm

[2]薛官星.亲子游戏对4-5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宁乐.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4]周姗.家长参与亲子游戏现状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本文系广西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家庭教育促进法背景下幼儿亲子游戏开展的实证研究(20221060902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1.甘翠红(2001.08—),女,广西玉林,本科,幼儿教育研究。

2.胡慧林,女,广西玉林,本科,幼儿教育研究。

3.蒙小奇,女,广西玉林,本科,幼儿教育研究。

4.肖林,男,重庆大足人,百色学院讲师,教师教育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