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张档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3期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六小学 726000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追求构建高效的课堂,强调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支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支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拓展语文创新思维与能力。本论文以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与应用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在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有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个体差异;学习支架设计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小学语文教学日益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以及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崭露头角,成为引领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新理念。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支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框架,其基本特点涵盖了多个方面,第一,是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该教学法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便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架。第二,支架式教学法注重学习过程中的适度引导,通过设置合适难度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第三,支架式教学法倡导积极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共同学习。

(二)支架式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各异,支架式教学法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些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支架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1]支架式教学法强调语境中的学习,与小学语文注重情境教学的理念相契合,通过将学科知识融入真实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支架式教学法注重启发性学习,与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目标一致,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支架的设计与使用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支架,以提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例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和问题,以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工具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通过巧妙设置支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理解能力以及语文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法时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支架。[2]例如:灵活调整任务难度,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支架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引导和激发学习的作用。

(三)支架式教学法在不同语文学习阶段的灵活运用

在阅读理解阶段,教师可以设计支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理解,例如:提供问题引导、词汇解释和背景知识引导等。而在写作能力培养阶段,支架式教学法也可以通过提供写作框架、实例分析和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阶段,巧妙地调整支架的设计,以确保其在不同语文学习阶段发挥最佳效果。通过这种灵活运用,支架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机衔接。

三、案例分析

某小学的张老师一直致力于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她采用了支架式教学法。张老师先明确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感受古诗词的美,提升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她选择了一首著名的唐诗作为教学内容,以《静夜思》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静夜思》,张老师设计了多层次的支架,她在黑板上绘制了一幅描绘静夜场景的图画,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逐步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创设了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支架的设计中,张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她了解到班级中有一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她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更简化的支架,包括词语的解释、情感的引导等,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不论其语文水平的高低。运用支架。在学生们逐渐理解诗歌意境的同时,她转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用词之妙,情感表达的技巧等。这种阶梯式的支架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不断挑战自己,逐步提高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

结论: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包括其个体差异关注、任务引导、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支架、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灵活运用等策略的综合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未来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薇.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3):4.

[2]朱玉华.语文要素"支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2021.DOI:10.12255/j.issn.1672-6677.2021.03.304.

此论文系课题sjky2023013《统编中段“支架式”习作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论文。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