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职“一核三阶三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育人路径探讨

唐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5期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职课程思政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非同一般,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了融“培根铸魂”于“启智增慧”的逻辑,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了逐级下沉的“三阶目标”体系,形成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三维一体”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运行模式。推动新时代中职育人体系高质量建设,大力提升中职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一核三阶三维;育人路径

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中职学习生涯是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从业意识,三观信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学校应当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对中职生思想品德及职业素养情况、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发现:

一、中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道德责任树立不够全面

部分中职学校可能过于强调技能培养,而忽视道德教育。这可能导致学生在道德责任方面的认知不足。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庭教育中缺乏道德责任教育,或者父母自身行为不端,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忽视道德责任。

2.职业规划培养不够多元

很多中职学校可能因资金、师资或设施等资源的限制,无法提供多样化的职业规划课程和实践机会;缺乏与企业或行业的紧密合作,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的职业环境和多元化的职业路径。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可能还停留在传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上,强调单一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职业发展的多样性;学校对新兴职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敏感度,导致职业规划教育内容滞后于市场需求。另外,学生可能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动力。

3.课程思政渗透不够深入

思政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难以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学校在思政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需求。教学方法单一,多以讲授为主,缺乏案例分析、讨论互动、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思政课程内容与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职业发展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育人路径建议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育人合力,搭建“一核三阶三维”课程思政新路径。

(一)构建以“一核三阶三维”的育人体系

“一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爱国主义、诚信敬业、遵纪守法等内容;“三阶”即中职学校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目的,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学习情况分为“知匠意”、“践匠行”、“铸匠魂”三个阶段,在课程教学目标中设计循序渐进培养大国工匠精神育人目标;“三维”即从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三个维度融入课程教学中。

(二)建立以“三阶”培养目标的考核机制

(三)推行以“三维”课堂教学的课堂革命

1.职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在《机械制图》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训练:(1)严格遵守国标规定:教师强调国家标准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和规范的操作习惯。(2)耐心细致的绘图习惯:教师教育学生保持耐心和细致,避免在绘图过程中出现错误或遗漏。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绘图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培养其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三维软件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

2.工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传递工匠精神的价值,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追求卓越的重要性。如《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专注、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首先,在教师的教学上,必须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上,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个实践环节。学生通过专注地听讲、认真地思考和不断地实践,从而培养自己的识图能力和手工绘图技能。

3.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反转课堂、小组合作与头脑风暴、设计思维工作坊、角色扮演、模拟创业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意设计比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其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激发其创新活力。这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其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奔豪.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21.6.1

[2]王虹.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7.27

[3]党元晓,薛莲,王晓宁.以课程思政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的研究——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为例.时代汽车,2022.7.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