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时代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高中德育管理思考
摘要:在当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并在近些年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新时代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新进行设计编制,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进行完善,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一体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高中德育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高中德育;管理策略
引言
对高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让广大的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当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实际在落实该项工作时,应当充分按照党和国家的相关要求,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落实下去。在这一过程中,要将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重视,在高中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时,要将差异化教学目标体现出来,逐渐打造有序、完整和统一的教育教学系统。
一、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内涵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就是从低阶到高阶、从认知到行为、从幼稚到成熟、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多层次有机统一的教育体系。“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主要指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德育的进阶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各个不同学段和年级的思政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使其管理机制、课程目标和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教师队伍等要素实现有效衔接,从而使思政课形成更加完善,更为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
二、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开展高中德育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教育衔接的优化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开展高中思政教育工作,要优先对现有的教育衔接方式进行优化,根据大学、中学及小学的思政教育需求,制定系统化思政教育规范,使教师能基于统一的教学规范,推进多元化思政教学工作。因此,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要适当地面向大学阶段思政教育进行教学铺垫,同时结合中小学阶段思政教育内容,基于一体化教育发展策略,进行多方面思政教育引导,重新唤起学生对中小学阶段思政知识概念的运用,使大中小学阶段思政教育能形成完善整体,提升实际教育衔接有效性。
(二)教育结构的重塑
大学、中学及小学阶段思政教育结构存在一定区别。因此,高中阶段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应基于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工作,而是围绕弹性化教育策略的应用,对现有的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使当前教育工作的开展能与其余各阶段教育工作产生一定教学关联性。
三、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开展高中德育管理的策略
(一)规范相关标准,完善思政目标
由于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的教学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未实现统一的教学标准,在进行衔接时必然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对当前的思政教育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基础教学统一标准的改进工作,开展协同发展,确保不同阶段的教师可以在统一规范下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尤其是针对思政教师,要对教学切入点准确把握,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不会产生同质化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他们对于不同事物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学生的整体成长,建立和谐而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在班级内尽可能的关注一些问题学生和班级内的学困生。学困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还是较差的,他们对于各类学科学习并没有太过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掌握足够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类学困生,教师要分析原因,找出学生学习的问题所在。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其次,班主任也要一直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实时表扬。而对于学生的不足点则要及时反馈,加强指导。只要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做好相互对接的工作,那么班级内的学生也一定会在班主任的不断引导之下具备德育意识,了解学习重要性。
(三)营造一体化思政育人环境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除了家庭之外就是学校环境。因此,各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榜样。在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打造一体化的育人环境。
首先,发挥“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要将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明确主题,丰富内容,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参加公益性社会服务,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落实家校合作。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在家庭环境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出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起来,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们实现健康成长。
(四)打造一体化的高中思政育人队伍
首先,建立互访交流机制。在高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学生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充分考虑,对思政教育设计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思政教师要在不同学段的学校进行调研学习,对其他学校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宏观把握,确保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层次性得到体现。
其次,建立研究团队。在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高中的思政教育课程知识体系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建设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时,要建立以优秀教学为主的科研队伍,并对其开展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培训,打造高质量的思政教育队伍,促进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学校需要不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天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内涵、理念与行动[J].青年学报,2023(01):16-21.
[2]白薇.有效构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J].教育学报,2023(02):84-88.
[3]周洵.浅谈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J].亚太教育,2016,47(8):148.
课题编号SZZX022,齐齐哈尔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思政一体化专项课题“基于新时代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朱世亮,出生年月:198404,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甘南县,职称:中学一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德育管理思考,学校:甘南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