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与研究

王倩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17期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52

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已经成为了党的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廉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实施具有了新要求,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有效做法及主要成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主体全员覆盖度不够、各阶段内容、定位不明确、全方位资源整合不够到位等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对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实施途径、做法及主要成效进行总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构建全员化大学生廉洁教育队伍、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四维”联动全方位化的廉洁教育模式,并创新实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三全育人”;廉洁教育;有效途径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推动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社会主义廉政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主要围绕立德树人,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校教育与离校教育的贯通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董秀娜等,2021),构建了多元育人、立体化育人的新局面;以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实践活动、课堂主渠道等多种实施渠道为载体(成芳,2021),

通过建设廉洁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廉洁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廉洁教育课程建设、增强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的实施过程,形成多元主体(吴先超,2019、张平,2020),齐抓共管、多层多措并举的立体化廉洁教育模式并实施(张达青,2019),提高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为大学生的廉洁行为提供规范。然而,廉洁教育的主体大多是思政课教师(黄旭科,2021),其他教职工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有待提高;廉洁教育过程缺乏充分规划,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不突出;廉洁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综合性教育模式不够突出。本研究有效开展“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廉洁教育,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廉洁教育,则是这一任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首先,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时代下,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正气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廉洁教育,学生将更容易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其次,廉洁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的成效。通过廉洁教育,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守法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法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此外,大学生廉洁教育也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提高的关键一环。廉洁教育的开展需要借助各类课程、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这将促进高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廉洁教育,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成为了这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廉洁教育,学生将更容易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从而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廉洁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的成效。通过廉洁教育,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守法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法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大学生廉政意识及政治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党的执政基础以及执政地位造成一定影响。将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融入“三全育人”的全过程中,使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充分调动,加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弘扬,培养守正、尊德、崇廉的价值观,通过“思想立廉、行动践廉”,提升廉洁意识,践行廉洁行动,倡树廉洁风气,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坚持廉洁之心转化为行动,同时,社会环境的压力也会促使大学生更加珍惜现有的廉洁环境,也会更加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二、大学廉洁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教师参与度不够,尚未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经过调查分析,思政课教师是在现高校中实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体,专任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关注程度比较低。与思政课教师相比,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融入廉洁教育元素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较低,对于廉洁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较低,大多数教师评价“融入程度一般”或“几乎没有融入,教学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全员主动参与廉洁教育格局尚未形成。甚至部分专任教师表示结合课程思政内容的廉洁教育体系及内容“未曾融入”或“未曾关注”。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着重视度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廉洁教育的方式也较为单一,党务政工干部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二)廉洁教育各阶段内容、定位不明确

高校大学生因处于在校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致廉洁教育也会各有不同,由于廉洁教育缺乏整体规划,目标不清晰,导致一方面在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教学活动较为零散,难以制定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一些廉洁教育的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或者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脱节。这可能导致学生对廉洁教育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从而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廉洁教育全方位资源整合不够到位

做好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是廉洁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目前,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资源的整合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资源分散,缺乏整合;二是内容重复,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是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廉洁教育多以课堂讲授、讲座等形式进行,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三、构建“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廉洁教育新途径

(一)全员育人:拓展主体廉洁教育队伍,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全员化

推动廉洁教育主体全员化,拓展育人的骨干、次骨干等教育主体队伍资源,为大学生廉洁意识基础教育培育贡献的主导力量。一是巩固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将思政课教师、党务政工干部及辅导员作为主要教育群体的骨干队伍,拓展校内廉洁教育的育人主体;二是强化以学科教师和管理干部为重点的次骨干队伍,提升以教辅人员、后勤管理干部为重点的辅助队伍,发挥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党员为重点的带头作用,为大学生廉洁教育做出教育榜样。

(二)全程育人:贯穿大学生在校教育规划全过程,推动廉洁教育全过程化

合理规划,强化在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连贯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不断融入廉洁教育全过程,合理规划和设计各年级阶段,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形成涵盖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入学教育及学生毕业就业全过程的廉政教育计划,并有效衔接各阶段。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校园学习生活,进一步丰富思政课程的显育功能,进一步激活课程思政的隐育功能,进一步拓展校园文化的沁育功能,实现立德树人与以廉润德的统一。

在制定廉洁教育内容时,需要考虑同一层次不同阶段的特点,合理设计内容。特别是在入学阶段,应加强对理想信念的教育,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重要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廉洁观念,抓好学生在校期间中间环节教育,开设廉洁选修课、组织廉洁社团活动以及举办各类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关注职前教育,在毕业生的在就业教育培训中加入廉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廉洁从业观念。

(三)全方位育人:建立“四维”联动全方位廉洁教育模式,推动廉洁教育全方位化

建立“四维”联动,充分整合不同平台及类别的廉洁教育资源,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渠道多元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模式,不断深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全方位作用。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维度联动。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组织生活、社区建设、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综合第一课堂廉洁理论知识与第二课堂专业课程教学,从而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维度联动,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资源丰富化、途径多元化。

“线上、线下”维度联动。要全方位拓展线上廉洁教学渠道,推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等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与AR仿真技术等形式丰富的网络平台廉洁教育相结合,赋能高校廉洁教学,实现教育的多元并举利用增强现实(AR)仿真技术来推动高校廉洁教学的发展。将廉洁教育内容以立体化的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廉洁问题的发生和处理过程。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将廉洁意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廉洁行为,提升廉洁教育成效。

“理论教学、实践体验”维度联动。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大学生廉洁教育应该全面展开。要注重课堂育人主要阵地,加强廉洁教育的理论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廉洁理念、法规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知识,同时加快构建创新性实践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廉洁实践教育活动,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配合,形成双向发力的育人新模式。帮助学生在思政课堂得到引领的同时,通过实践课堂的补充,进一步加强廉洁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形成一种全新的廉洁育人格局。

“家庭、学校、社会”维度联动。校内充分利用整合校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育人资源,构建大学生的全方位、多领域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家校”合作,协同建立“家校”一体的廉洁育人格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学校、社会互相协同的廉洁教育机制,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联动着手,三者相互合作、协同育人,更好地提升廉洁教育实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需要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等全面发展,探索廉洁教育研究理论,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教学体系;二是助推大学生清正廉洁理论与行为的践行,促进“三全育人”指导理论有机融合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引导高校科学有序地组织学生参与廉洁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廉洁理论进行自觉学习,践行清正廉洁的行为。三是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保驾护航,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廉洁自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服务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理念,坚定承担建设和谐社会重任的信心。

通过构建廉洁教育共同体、将廉洁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将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成效进行提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的优秀人才。这不仅能够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促进教育工作发展。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廉洁教育,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董秀娜,李洪波,杨道建.“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三维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151-154.

[2]成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个维度[J].昌吉学院学报,2021,(02):60-64.

[3]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81-83.

[4]张平,丁德智.“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39-41.

[5]张达青.基于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廉洁教育模式构建[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28(01):18-21+116.

[6]黄旭科,陶柳洁.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要素构成及其长效机制构建[J].教育观察,2021,10(10):92-94.

2023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度廉洁文化建设专项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课题编号:SK2023LJWH01。

作者简介:

姓名:王倩,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潍坊,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