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摘要:现阶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教育的发展广受社会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阐述研究困境的目的和意义,接着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总结研究情况并展望农村小学数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现状,解决措施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具体分析
(一)、学校因素存在很大方面的影响
1.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设备匮乏
在以高科技信息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手段要不断改进。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什么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多媒体辅助教学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教学中涉及到的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媒体资料,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呈现形式,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行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因为它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骨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待遇水平不高,生活幸福感较低,和城区教师待遇有很大差距,许多青年数学教师不愿意待在农村。只有当地的一些老教师愿意坚守在学校里,或者学校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聘请数学代课老师。老教师们和代课教师缺乏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
3、教师缺乏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身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信息闭塞,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小学数学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常见,教师硬塞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不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这种方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课堂上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竖起耳朵听,严重损坏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家庭因素也是关键的因素
1、孩子们在家庭里缺少父母的帮助和引导
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不够高,家庭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家庭教育相对比较差。有些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够学到基本数学知识就够了,能认识数字会计算,不崇尚“知识改变命运”。农村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老人对孩子实行完全放养的方式,孩子爱学就学,不爱学也不对其进行引导。当农村孩子在家里不会做数学题时,几乎得不到父母的帮助,也没有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只能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农村父母往往对孩子课后数学作业完成情况比较关心,不关注孩子是否认真完成作业,作业是否存在问题,他们只希望得到孩子一句话“做完了”,就安心了,可是孩子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完成作业。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学习离不开父母的督促和引导,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包括父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缺失。
2、经济条件使家长忽视课外辅导的重要性
在城市里,家长非常重视教育的投入,会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如小学奥数班、作业辅导班等。父母即使自己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也会充分利用孩子的课外时间,给孩子寻找课外辅导,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希望孩子在小学能打好基础,不落后于同龄孩子。而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一方面,经济状况相对差,几乎没有条件让孩子参加辅导班;另一方面农村家长不重视教育的投入,忽视课后辅导的作用,认为上辅导班纯粹是“浪费钱”。虽然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虽然会增加学生的压力,但不可否认,课外辅导是对上课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农村孩子获得数学知识主要依赖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课堂难免会留有疑惑,没有适当的课外辅导,这些问题会堆积的越来越多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因素
1、大多数孩子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在演独角戏,更多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主探索,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有的农村孩子由于本身数学基础差,数学知识抽象性强,数字繁多,令人感到枯燥,他们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成绩越差,越是抵触数学,最终导致学生彻底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因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呆板,讲授知识都是书上内容,没有趣味性,缺乏听课的动力,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出现走神、打瞌睡等现象,课堂效果就变得很差。
2、孩子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松懈,教师课堂要求低,使学生缺乏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意识。由于长久接受填鸭式教学模式,他们缺少独立学习的意识,只动耳朵听,不喜欢动手亲自尝试,喜欢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想动脑思考,在数学学习上对老师形成依赖,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二、解决农村小学数学困境的一些措施
1、社会采取扶持政策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社会能够充分重视,使其由热闹走向高效,彻底攻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师资队伍不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等难题。
政府部门可适当加大定向公费小学数学师范生培养力度,以满足农村小学青年数学教师的需求;制定奖励政策,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鼓励应届毕业生下乡助教、在职教师下乡送教,为农村数学教育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当地资源和经费尽可能向教育方面倾斜的政策落到实处,帮助学校优化教学设施,推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信息化;加大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培训投入,为教师提供免费读研进修的机会;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待遇,增强教师幸福感,让每一位农村数学教师能够踏踏实实留在农村,服务乡村教育。
2、学校要以生为本,提升教育教学管理
农村学校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课堂守则,积极引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组织数学教师定期培训和研讨,组织校内数学教师赛课,训练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校要召开家长会,经常与家长沟通,并以电话或家访的方式即使告知其孩子在校学习状况,让父母要做好课后督促和引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学校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成绩,改变唯分数论的现象。
3、教师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避免学生过度依赖他人。例如学习认识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提前搜集生活中的三角形模型,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可以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这种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效果肯定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要好。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和发现的过程,对三角形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由于调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现状的范围不够广泛,调差数据存在一定局限性。文中所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针对某个地域情况不同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有的农村地区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因此每个地方在改进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时,要因地制宜,后期需要仔细研究再做具体决策。期待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能够逐步走出困境,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刘巧菊.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OL].学周刊,2018(11):91-92
[2]孙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J].考试周刊,2018(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