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品德修养。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包括社区服务和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园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会独立完成任务,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劳动教育
前言: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实际技能,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能够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成长基础,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格,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优势
首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通过参与各种小组活动如整理玩具、浇花、扫地等劳动实践,幼儿能够逐渐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这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幼儿们也能够培养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幼儿们需要按时整理书包、收拾桌椅、认真完成个人卫生等日常劳动,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实际上是在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通过自己动手做事,幼儿们逐渐学会承担责任,懂得照顾自己和他人。
此外,劳动教育的渗透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劳动实践中,幼儿需要运用大脑思考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这不仅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还有助于增强体质、培养勇敢坚毅的品质。通过劳动的体验,幼儿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锻炼意志,全面提升身心素质[1]。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对策
(一)对幼儿园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完善
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来规划活动时间、内容等,不能偏离教育实践的真正目标和要求。例如,在木工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幼儿自己对图纸展开设计,并根据图纸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验感,还能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明白他人的辛苦,从而真正感受到劳动的意义。此外,幼儿教师应考虑到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在设置活动内容的时候避免死板无趣,要通过有效的对策真正让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活动中。
例如,最典型的劳动活动就是农业种植,幼儿园可以开展种植蔬菜活动,在选择种植品种的时候把选择权交给幼儿,但是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幼儿结合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像茄子、辣椒等这样简单的品种,小班幼儿可以轻松上手;中班的幼儿则可选择在地下结果的品种,如萝卜、土豆等;大班幼儿可选择需要进行搭架、打理的一些品种,如豆角、南瓜、黄瓜等。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动,不仅可以保证每个幼儿顺利完成活动内容,又可以让幼儿积极融入劳动实践活动环节中[2]。
(二)在生活中进行自我服务劳动,通过增强劳动意识渗透劳动教育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提出规范要求,积极引导幼儿开展自我服务劳动,以此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例如,在午饭时间可以独立吃饭,在结束游戏活动后主动把游戏材料收拾起来等,用规范的要求约束幼儿自身行为。幼儿往往欠缺自我管理能力,时常不遵守教师提出的要求。每当幼儿做出不正确的行为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和耐心给幼儿做出正确示范,多给幼儿传授一些正确的生活观念,不断引导幼儿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以此使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教师应灌输给幼儿环境保护意识,指导幼儿从自身的卫生开始做起,学会饭前便后要洗手、积极清洁班级卫生,积极参加到劳动实践中,将以往生活中的错误习惯进行改变,掌握生活技能,强化幼儿的劳动意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贯穿劳动教育,培育幼儿劳动习惯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水平会随着身心的发展渐渐加深。教师在幼儿获取知识方面起着主导作用[3]。教师在传授幼儿基本生活知识的同时,要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将劳动教育因素植入幼儿的思维中,以此来强化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培育其劳动习惯。
例如,教师要反复增强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观念,不断引导幼儿把自己的衣物和鞋子以及一部分随身用品进行整理并放置在教师规定的位置,独立进行洗脸、穿脱衣物等,这不仅可以体现出劳动教育的最终成果,也关系着幼儿未来学习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教师还可组织“小小值日生”“集体大扫除”等一日劳动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劳动活动引导幼儿端饭、洗碗、擦桌、扫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使幼儿养成健全且积极乐观的人格。
(四)优化户外游戏,培养幼儿劳动能力
游戏属于幼儿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天生爱玩游戏,通过游戏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开展活动时,教师应明确游戏的重要性,设定游戏活动,通过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对幼儿自身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教师应在游戏中融入生活内容,引导幼儿在游戏期间掌握生活内容,使幼儿渐渐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如在吃饭期间,多数幼儿不会用筷子,为了能培养幼儿用筷子吃饭这一习惯,幼儿教师就可组织“夹东西”的实践活动,要提前把一些安全的道具以及筷子准备好,先给幼儿展示怎样用筷子才能夹住东西,把用筷子的正确姿势以及技巧教给幼儿,尝试让幼儿用筷子去夹东西。当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后,把圆形、正方形等多种形状的道具摆在桌子上,同时为幼儿准备好筷子、盘子,引导幼儿用筷子把道具夹到自己盘子中,通过游戏训练孩子使用筷子的能力。在进行游戏期间,教师应随时关注每位孩子,避免儿童误食游戏道具、用筷子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情况发生,要在保证游戏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和游戏的地方,更是他们接触社会、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场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的渗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维护班级秩序的手段,更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实践,幼儿们将在快乐中学会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坚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林玉婷.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策略[J].世界儿童,2023(7):0049-0051.
[2]康姿珍.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劳动教育开展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2(5):3.
[3]吴铭泽.浅谈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园户外活动[J].教育研究,2024,7(1):4-6.DOI:10.12238/er.v7i1.4899.
[4]安建华,刘武.幼儿园一日生活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