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路径探究

杨平 王芬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12期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通过对协同创新理念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这对于推动职业本科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协同创新;职业本科;大学数学;高中数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本科高校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本科高校中,大学数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更好地衔接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学作为工具性和基础性学科,其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协同创新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协同创新理念是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创新模式,强调创新过程中的多方参与和协同作用。协同创新理念源于创新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有机结合,其核心在于实现创新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协同作用,实现创新主体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作创新。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微观角度分析个体之间的协同,到组织层面,都可以看到协同创新的应用。在职业本科高校中,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路径探究,是一个典型的协同创新应用案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协同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进行了大跨度整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理念是一种以合作、共享、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应用协同创新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鸿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一,通过协同创新理念,可以有效地整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可以利用协同创新理念,将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通过协同创新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可以利用协同创新理念,设计出有趣、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通过协同创新理念,可以有效地推动职业本科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可以利用协同创新理念,推动职业本科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研究现状

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1.课程设置方面

职业本科高校的大学数学课程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这与高中数学课程的设置存在明显的脱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时,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教学内容方面

职业本科高校的大学数学课程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数学的实用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3.教学方法方面

职业本科高校的大学数学课程过于注重传统的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当前,关于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但对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协同创新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第一,协同创新理念强调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深度合作。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引入协同创新理念,可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校校、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协同创新理念鼓励多方共赢,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合作、整合,产生“1+1>2”的效用。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引入协同创新理念,可以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将企业的新技术引入到课程建设过程中,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然而,尽管协同创新理念在推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此外,如何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协同创新理念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路径探究及挑战

(一)协同创新理念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组织方面

协同创新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践、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2.教学内容方面

协同创新理念主张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线性代数课程中,可以引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如经济学、项目管理等领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方法方面

协同创新理念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如运动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参加运动项目,来讨论不同情况下的随机事件独立性,从而引出两事件独立性的概念。

(二)协同创新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数学教学除完成必修课程以外,还应当添加选修课程的学习,设置涉及各个领域的大学先修课程。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打算发展的方向选修适当的先修课程,实现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这样,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接触到大学先修课程的内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等,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灵活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运用成果导向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模拟教学法、案例实验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可以采用启发式、自主探究、团队合作、讨论交流等多种方法教学,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实现教、学、用的统一。

(三)协同创新理念在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1.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教学资源的整合至关重要。职业本科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如教师队伍、实验室设备等,与高中数学教师共享,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高校数学教师可以定期到高中进行讲座,介绍大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高校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如高中数学教材、习题集等,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整合也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本科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高校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学数学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高校数学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对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本科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高校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高校数学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本科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高校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践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高校数学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面临的挑战

在应用协同创新理念的过程中,高等数学教育面临了一系列挑战。

1.教材的滞后性和单一性是其中之一。目前的教材主要以概念和理论为主,较少涉及到实际应用和社会生活,缺乏创新理念的融入。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难以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军.新形势下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数学教育模式创新探讨[J].才智,2023,(13):124-127.

[2]李作章.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的政策导向与路径选择——基于文献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1):25-28.

[3]杨元妍,王凯.协同创新理念引导下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18(03):315-317.

[4]杨文杰.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4(05):56-59.

[5]李文静.高校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高校科技,2017,(08):7-10.DOI:10.16209/j.cnki.cust.2017.08.002.

[6]李爱彬.以协同创新为导向提升高校学科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2):44-48.DOI:10.16750/j.adge.2014.02.010.

课题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职业本科高校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教育模式研究)成果+2023JZX0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