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海南自贸港和新文科双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项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毋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15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及新文科内涵下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项目)本科人才培养建设要求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冲突指数(potential conflict index,PCI)方法,分析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的基本标准和主要路径,以期为深化中外合作项目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改革,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

1.背景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面临新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全面介入。但是,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旅游管理人才的建设和改革等研究仍需加强。尤其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端国际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

截至2021年10月底,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447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1295个,专科层次机构和项目900多个。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占办学机构、项目总数的90%左右。

2.旅游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及已有的文献研究,围绕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改革主题设计相关问卷,并于2021年10月在海南省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和专家访谈,进而根据调研结果对问卷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主要涉及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管理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共涉及10个题项。2022年1月,海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办)学生进行正式调查,共回收问卷468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

2.2PCI研究方法及运算过程

潜在冲突指数( potential conflict index,PCI)方法最早由 Manfredo 等提出,最初是被用于野生动物的管理政策评估,而后逐渐发展为可以反映一个组织中某个潜在冲突的测量指标和普遍适用的决策参考工具。

将本次研究中254份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将结果分布在PCI气泡图(如图1)。

由下图可知,在问卷涉及的10个题项中,有5个题项的认同度均值大于0,可视为旅游管理类(中外合办)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图1):(1)Question (Q)1课程内容陈旧,部分内容重复;(2)Q2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不足;(3)Q3课程体系不优,行业技能培训不足。(4)Q4课程难度不高,能力养成薄弱;(5)Q5部分双语专业课程汉语占比更大。而对另外5个问题:Q6学习体验较差,效果不佳;Q7教师队伍不强,不够用心;Q8教学组织涣散,管理不严;Q9教学资源不足;Q10教学设备欠佳,认同度相对较低。从各题项均值看,全样本分析结果显示对 Q2的认同度最高(均值0.56),认同度最低的为 Q7(均值-0.44),说明重理论课程、轻实践是最突出的问题。

3.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3.1做好与国外专业课的紧密衔接,优化课程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跟外国合作方提前进行沟通,做好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衔接,逐渐清晰和明确国内旅游业管理教学课程体系,并收集国内外最新教学研究材料和成果,针对本校学生和地域特点,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色进行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筛选、汇编,对现有教辅资料进行整合和研究,实现从引进教材向自编教材逐步过渡。

3.2重视实践课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利用好第二课堂也就是需对中外合作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将旅游管理中外合作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运用起来。社团能够培养学生与人的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教学、推动多元课堂协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逐步从多媒体教学转变为智慧教学,课堂信息化教学工具日益多样化。运用大数据、互联网、5G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旅游教学模式创新。事实上,信息化教学的本质应当是强调课外学习、课内讨论,在有限的学时里,实现课堂翻转,提高课堂效率。

3.4发挥地方特色,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

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地区,海南高校更应该探索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管理类(中外合办)专业学生,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培养、输送人才。

4.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更要扎根中国大地,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行之有效的发展举措,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同时,随着国际体系复合性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中国正积极致力于参与全球性交往的实践行动,推动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新型国际关系。因此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撑,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以此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宾娜,吕品晶.普通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之中外比较[J].人文地理,2010,25(06):154-157.

[2]吕品晶.中外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伍蕾,郑向敏.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反思——以旅游本科院校为例[J].旅游论坛,2009,2(05):785-789.

[4]夏东晓.论旅游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优化[D].辽宁师范大学,2007.

[5]彭文革.中外高等体育旅游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4):75-78.

作者简介:毋茜(1982-),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家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

基金项目:2022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海南自贸港和新文科双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中奥合作项目)”人才机制创新与实践(RHYjg2022-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