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
——以《观沧海》为例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的思辨性阅读教学。通过对古诗文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合初中生的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古诗文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古代经典作品上,缺乏对现代诗歌和民间文学作品的涉及。教学方法传统。目前,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和背诵的方式,注重记忆和机械复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法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教学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程度的考察。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思辨性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思辨性阅读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辨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辨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
3.强调阅读过程的互动性。思辨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辨性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提高思维品质。
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教学,本文提出以下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课前预习要到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古诗文进行预习,了解其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形式和背景,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设计启发式问题。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问题可以包含:提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提出比较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是那些需要学生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的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交流主要是群体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各抒己见,最后老师进行汇总。
4.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以《观沧海》为例,探讨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
1.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接着,教师可以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例如,“沧海”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广阔的海洋,而“碣石山”则是曹操当时所在的地方。
2.设计启发式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例如:“曹操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曹操的情感状态和他的人生观。“你认为曹操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曹操写诗的动机和目的。“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从诗歌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引导学生创新性阅读:
本文的创新性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诗歌,例如从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诗歌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诗歌。
曹操是自信而豪迈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曹操又是多疑而老于世故的。面对人生的顶峰,自信而豪迈的曹操忍不住发出并吞宇宙的强音;但那个老于世故,经历过命运不断掣肘和无数艰难坎坷的曹操,却不由自主地在这强音的背后嗫嚅呢喃出截然不同的声响。对作者生平和性格的深刻了解,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否则只会人云亦云,这就是创新性解读。
五、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采用以下方法:
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创新能力。
2.设计课后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诗文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从而检验学生的思辨能力。
3.进行课堂测试。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思考深度和创新能力。
4.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识和态度,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方法,本文对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古诗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2]张淋.部编版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板块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0(09):98-99.
[3]黄小婉.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