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统编教材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
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统编教材的实施,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积淀的结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传承,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统编教材的推广,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把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心。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孝道、礼仪、忠诚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会尊敬师长,爱护他人,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1]。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特有的魅力,增强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进而建立起自信心,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与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界也在积极地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统编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它肩负着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比如在学习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司马光》时,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司马光》取自《宋史·司马光传》,虽寥寥数语,但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但是由于这些语言比较晦涩,学生们常常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将“司马光”的故事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利用电子白板演示,学生们能对历史人物“司马光”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他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正义、忠诚等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
(二)组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社会实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统编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肩负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统编版教材中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老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烈士陵园参加扫墓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同学们能感受到先烈们为国家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除参加扫墓活动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对烈士事迹进行研讨或者角色扮演。透过对烈士英勇事迹的了解,同学们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同时学生们也能通过自己的表演,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具体地展示出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理解。所以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在亲身体验与参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编教材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但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不能完全体现在教科书上,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重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阅读。比如在学习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精卫填海》时,这是一个关于精卫鸟填海的神话故事,它反映了精卫鸟的勇气和毅力,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故事主题、人物形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勇气”“坚持”的重要意义。然后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其他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或文学作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注重与传统文化相关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文化传承的热爱与责任感。使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真正焕发生机,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统编教材是一种极佳的载体。藉由统编教材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能系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与传承。所以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注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阅读,以此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1]马春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12):67-68.
[2]田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智力,2023,(34):68-71.
[3]陈伟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J].家长,2023,(34):131-133.
[4]田凤娇.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