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四川家具行业发展“政行校企”四联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韩立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41期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207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在深入剖析四川家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其人才培养困境基础上,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平台和相应运行机制,以实际案例分析四方职责,有机衔接策略,有效保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典型案例。

关键词:四联;机制;产教融合;家具设计与制造

家具设计与制造行业作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重要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高端化。为培养产业所需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我校2017年开始探索“一班一企”学徒制教育培养模式,已与三家企业共完成7期定制家具设计师学徒培养项目,为明珠家具公司输送巢凤设计师120余人。但传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经济下行、渠道变化、技术加速升级等现实环境下,持续性不强、岗位口径不宽、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如何基于行业发展,保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质量可持续实施,成为必需研究的课题。

一、四川家具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行业发展分析

作为全国第一大板式家具生产基地,四川家具行业细分出成品家具、定制家具、实木家具、办公家具等众多品类,应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家居产品的需求,四川家具涉及定制产品企业已达57.5%以上,且进一步向全屋定制、大家居模式发展。据2024年四川家具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呈现以下情况:①中低档家具市场竞争激烈,供大于求;高档家具需求增长,生产供应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原创能力不足。②传统现场木工制作及中小型家居企业的市场空间明显下滑。领先企业依托于其在规模化智能制造、原创设计、数字化运营服务等优势,将推动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③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智能家居和适老家居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④大家居战略、多品类融合、整装定制等模式将继续受到追捧,更多企业加入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阵列。⑤数字化设计、AI技术发展,消费者直观参与家具设计,家具设计将更加个性化、便捷和高效。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将更加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环保工艺,推动整个行业向可持续发展。⑦消费升级,需加强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市场竞争力。⑧网红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家具不再是传统品质价格的比拼,需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运营模式,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AI设计、智能制造、数字化运营、原创、环保等成为家具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将以行业发展需求修订。

(二)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行业发展分析及企业访谈调研,在高职类人才需求主要为以下四大岗位群:①设计类岗位群:需融合家装设计、商务营销、智能家电等多学科门类技术技能,借助AI设计功能,向全案设计师方向发展;同时,对行业分析能力、环保材料应用、成本控制、全面服务、原创能力等都将是大家居时代家具设计师的核心能力。②生产制造岗位群:需融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熟悉数字化制造工艺,自动化生产运维;数字化设计与仿真能力、数字化管理能力、质量管控能力等将是家具智能制造人才的核心竞争力。③供应链岗位群: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升级,供应链在新材料引入、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品质打造等方面作用将进一步提升。供应商管理能力、跨部门协作与沟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改进与创新能力等将助力家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核心竞争力。④销售与服务类岗群:需在传统门店销售基础上,融入数据分析与挖掘技能,全渠道销售技能、数字化工具运用等技术,并系统化提升产品售后安装与维护服务人才质量,前端开拓市场、后端高质量维护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所需。

二、传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7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教育部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在文件精神指导下,我院实施校企现代学徒制培养,但百V班、九天班因企业导师离职等问题,未能持续;明珠班从2018年-2023年,以企业实体门店定制设计师需求出发,连续开展6期“巢凤设计师”学徒培养,实施1.5+0.5+1培养路径,共培养学生127人,学员企业获证率达94%,并在培训期间给企业带来近百万经济效益。但2024年,因企业效益下行、培养岗位需求饱和等原因,停止了学徒班运行。其主要问题在于:①单个企业合作,中小企业人员流失率高,管理规范不足,无法有效开展。大型企业,培训岗位单一,培养形式以员工内训为主,未形成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且因自产自销,用工饱和及市场下行因素都将导致项目中断。②企业培养限于自身需求与企业生产条件,无法实施多品类、多岗位复合型人才培训。③大型企业以前端设计类人才培养为主,以致专业本应设计、制造并重的专业属性失衡,学生塑造了设计师梦,却对生产线急需的制造岗位无人问津,对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嗤之以鼻,未能实现高职院校服务于行业发展需求培养目标。

三、“政行校企”四联机制案例分析

(一)四联机制内涵

政府在“四联”机制中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引导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行业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在“四联”机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行业协会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人才交流活动,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企业在“四联”机制中处于主体地位,由协会会员企业中进行遴选,组成企业群,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导师、训练项目,将质量意识、产量意识、安全意识、生态意识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主持职业行动能力课程实施,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在“四联”机制中处于主导地位,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学校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案例分析

崇州现有家具企业1496家,2023年崇州家具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34亿元,比重占到成都市70%、四川省45%,是“川派家具”的主要承载地和先行示范区。崇州市十四五规划将智能家居列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并成立崇州家具行业商会,由崇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智能家居部指导工作,助力家居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行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础。2023年1月13日,我院与崇州经开区、崇州家具行业商会、以及索菲亚、掌上明珠、创新家具等企业签订“校地企”合作协议,构建了“1+1+1+N”的“四联”共育平台,其关系如图一所示。

主要的做法是:①由工业园智能家居部推动,构建主体培养企业群,组建项目管理部,协调项目实施及政策扶持等事宜。②由现代学院主导,与崇州家具行业商会签订“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商会主持校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方案;为规范项目运行,制定了《现场工程师班轮企轮岗实施办法》、《现场工程师人才评价标准》、《用工择选办法》、《项目会议制度》、《项目组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保障工作。③学院与各参培企业签订了《共建、共育、共管协议》,共同修订了《现场工程师实践教学及管理标准》、《校企双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校企会议制度》等。

基于四川家具行业特点,以崇州家具行业商会现场工程师班项目为载体,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行业商会为枢纽,政府资源与企业资源调动充分,避免了单家企业合作,项目受企业经营影响,培养岗位单一,无法持续开展等问题。且商会在行业技能竞赛、员工培训、科研创新等方面有单一企业不能比拟的优势,能促进产学研用各方面得到政府更大的政策支持。其次,“四联”机制保障了1生N企的培养模式,加强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构建了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更有利于四川家具行业发展。

结束语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必革发展必由之路,创新培养模式,需要创新的平台与机制,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还将不断完善“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机制,营造沟通有效、管理有序、实施有标的校企共育良好生态。

参考文献:

[1]何登录;蒋琳琼.“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有效实施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6):39-42.

[2]刘亚;王俐;李卓凡.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4(7):184-186.

[3]孙丙虎;薛弘;张志刚;李月.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国际公关,2019(12):139-140.

[4]许柏鸣.中国家具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1):1-3.

[5]陈峰,夏兴华,尹满新,王忠彬.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政校企协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创建与实践——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家具,2017(6): 95-99.

作者简介:韩立(1970—),女,汉族,四川省泸州市,工程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计算机应用。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业发展“四联四融双径”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金号:GZJG2022-59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