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学科的融合

单小燕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4年40期
杭锦旗龙子心小学017400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如何将语言与科技相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把语言教学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科学思考和创造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及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学学科;融合;实践

前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有助于给学生构建一种新的学习架构,使其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科学的视角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从实践中走向实践,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在小学,学生们都很好动,好奇心很强,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课程主要是以课本为基础,用读写练等传统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然后再用作业来巩固知识点。但是,如果长时间的枯燥训练,很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小学语文和小学科学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课程的枯燥,而且,跨学科的结合,还能提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多样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的结合的重要性

第一,要加强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将科学教育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科学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文本,开展科学实验,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熟练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第二,提倡多学科的思考。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石,与理科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学科的思考能力。藉由阅读与解析科技有关的文章,使学生能整合科技与语言技巧,使其更好的了解与运用所学的知识。第三,要发展学生的全面能力。在基础教育中融入科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重点是对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批判思考,而理科则侧重于对实验的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质量。第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将语言与科学相结合,会让学习变得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透过阅读有关科学的文献,参与实验及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了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学科融合途径

(一)开展科学主题活动

小学时期的小学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他们时常会出现许多类似于上课分身、大脑“宕机”、和邻近的人讲话开小差,甚至是睡觉等问题。如果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多方面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那老师就一定要采用必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语文课堂与小学科学的整合,使老师们可以发挥其“机动性”,为语言教学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并用科学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在《去年的树》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它和理科《多姿多彩的植物》这一课结合起来,通过展示,使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强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两者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条件等,把他们的求知精神培养出来,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较好的学习动力。

(二)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综合学习任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科学能力。一种综合学习任务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知识,写出科学试验报告或科研论文。这样的任务既培养了学生对科学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写作训练与科学实验有效融合

小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科学知识,这是它与小学科学相结合的一个特征。在小学语文里,写作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成要素,但是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学习与训练却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不高,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表达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染力,写出的句子显得空洞而没有情感。把写作训练和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自己真正地把握事物的规律,又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情感丰富的能力,而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主旨或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因而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作品中去。比如,在我第一次安排《有趣的发现》的时候,许多同学的作文都是软绵绵的,但是在老师的“寻找有趣的发现”之后,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鸡蛋浮上来了》、《空中跳动的兵乓球》、《跳舞的盐》等一篇篇精彩文章呈现眼前。

(四)巧妙借助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小学语文和科学知识都是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识和技巧,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把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中,既能让学生把语文知识融入实际,又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指导学生把语言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中国美食》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他们最爱吃的美食是什么,再用课件一张一张地展示课本上的美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每一道菜的名字,并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来认识“烧”和“烤”等生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习的内容不再受书本的限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

总结:小学语文和科学的结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可以提高课堂的兴趣,使课堂的知识变得更加充实,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更加有趣,并且给学生们构建了一个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经验,扩大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晓芳.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的结合[N].科学导报,2023-10-27(B02).

[2]蒋晓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科学教育的审思[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01):67-72.

[3]周万恒.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学教育分析——以北师大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中),2019,(05):116.

[4]刘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开发学生潜能的探讨[J].学苑教育,2020(18):45.

系鄂尔多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关于问题设计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2022JGH389)系列成果之一;

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关于问题设计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2023NGHXX420)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