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考

宋友林
  
体育时空
2023年20期
四川民族学院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3)10-024-03

摘  要  新时期,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也为其提出新的发展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发挥其文化意识培养的思政教育作用,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作用,为地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论文通过发挥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价值、从静态美、动态美分析,根据其特点、弊端等情况,同时结合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以下简称两创)的可行性、方法、路径等方面的思考,为促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关键词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  受众人群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两创”不仅适用于指导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问题,而且适用于所有涉及文化代际承续的问题。[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那么究竟如何科学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以及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问题。[2]相较于其他文化,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参与者和受众面不大,属于小众文化。论文分析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策略、方法和路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浅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体育精神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具有特殊的价值功能。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即“鉴往而知来,继往而开来”。[3]

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分析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价值,它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受众人群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文化价值,通过独有的形式展现藏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小众文化,进而促进共同体意识培养,展现其文化价值、实现文化自信;再有,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参与者通过参观、体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感受其文化熏陶。

(一)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它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对所包含的人群进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教育功能是当教育和人以及周边环境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影响阶段中体现出对作为“主体的人”以及作为“客体的环境”之间所产生的有效作用。[4]例如,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抱石头彰显了藏族人在生活态度上的积极乐观与敢于拼搏精神。藏式摔跤等反映了人们对力量的追求和欣赏,通过摔跤所表现出的淳朴、彪悍、勇敢、崇尚力量是他对美的一种身体展示,同时也是审美个性的体现,形成这种审美理念是因为在藏民族的潜意识里面,认为体形高大、力能扛鼎,就是一种美,而这种审美价值是自身具有的意识形态产生的,与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相关。

(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交往,增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藏族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以及历史文化的凝练,藏族人民有共同的信仰,有着共同的寻根意识,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与发展,有助于维护民族情感,同时藏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对文化的认同感。[4]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相较于其他传统文化属于小众文化,因为其衍生于特有地域,并在世代传承和发展中得到不断转化和创新。同样,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人群也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感受到其文化价值,对自身精神信仰、说话、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形成藏传传统文化意识,如对赛马运动的热爱、对抱石头、锅庄、弦子舞、果朵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喜爱。

(三)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新时期,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引领思想、凝聚力量,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共同意识的培养。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传播载体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文字、视频、音频等,通过传播途径如公众号、抖音等,把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通过静态、动态的形式传承和发展,展现其文化魅力,使人感受其熏陶,培养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困境

(一)地域特性是把“双刃剑”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中有个让人“望而却步”的现象是“高反”,这一现象对初来乍到的人会有较强的影响。高原反应的状态因人而异,有人呼吸困难、晚上难以入眠、不想饮食等,如有感冒后引起严重的生理不适应,最为严重者是发生急性“肺水肿”,威胁生命。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到达高原感受和体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当代文化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文化的大繁荣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衷度会减低,而对当代文化的关注度增加。当代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形成了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它所呈现给观众、参与者的形式和途径更为现代人们所接受。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消息的途径多样,同时人们参与相关体验的途径、方式更多。相较于当代文化,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地域特性、“高反”效应、早晚温差大等现象,这些都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三)藏族传承体育文化自身因素、影响发展

有研究者指出,人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的时间在3~5秒,只有对某种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爱程度较高的事物,如参观画展、雕塑、做实验等活动,才能吸引参与者“驻足”观看,甚至流连忘返。藏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静态呈现的有壁画、雕像等;同时通过动态呈现的有运动、比赛等,加上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以静态、动态的形式呈现的文化对时间、场地器材、地域环境要求较多,多数是在特定的地域才能看到和参与体验。这在一定方面增加了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考

从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相连的因素出发,认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载体。[5]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生活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与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多姿多彩的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现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的风格特征。[6]

(一)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势

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寻求发展新契机。新时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方式很多,有我们常见的“创造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生产新奇而具有社会价值的事物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注重的不是行为的创造过程与结果,而是其属性。[7]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有位学者说过,身体和健康和精神的健康是对一个人最高评价,当今社会你们对肢体的发达要求不高,更多的强调四肢、躯体的健康。同样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其文化的载体,其在传统和发展过程中挖掘创新性转化因素,促进自己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

1.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优势。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仍然能受到多数人的喜爱,主要是因其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底蕴。世代生活在藏区的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藏族传统文化,并依山傍水地建立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繁衍、生息的大环境。藏民族世代生活在高原,进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等,这独有的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生长氛围。

2.依托社会大环境优势,促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性转化。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为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地处高原地区独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影响面较小,但因其独有民主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较多,主要表现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人力支持主要是精准扶贫战略中对民族地区派遣的扶贫干部,这些扶贫政策颁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支持,同样,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3.地域特点,具有形成品牌形象的潜质。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生活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与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多姿多彩的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现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的风格特征。藏族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产生了跑、跳、投、攀爬等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今天如此灿烂夺目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6]

4.民族特性,是创造性转化的前提。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如在民间开展的赛马、射箭、“古朵”、赛牦牛、抱石头、登山、格吞(双人拔河)等体育活动体现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的风格特征。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它依附于藏民族文化的广阔背景,因而形成藏族传统体育产生的多渠道性。[6]藏族传统体验文化的民族特性,使其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创造性转化的可行性。

(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劣势

1.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较少。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离不开独有的地理、自然环境,这些形成了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不足,主要包括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场地、器材要求高,参与项目体验存在安全隐患。“马上文化”是土生土长在高原地区的文化,马即是藏民族同胞生产、生活时的交通工具,也是从小练习和喜爱的运动项目。这一独有的文化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才能找到其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2.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面较小。藏民族在众多少数民族人数较多,地域面积也较广。这些地域的人们因为生活在高海拔地域,以广袤的草原、大山为主,人们称其为高原。藏族人民世代在高原上生活,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但因各种因素使其受众面较小,其影响人群主要是世代生活中这里人民。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生活、工作在涉藏地区的人们会在退休后,或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出生、生活、工作的地方,迁徙到临近的城市居住。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人群还包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参与过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群。

3.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衍生环境劣势。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较差,但因为其地理环境恶劣,俗话说就是不利于人们生活,出行、劳动、运动等。在高原地区,人们在秋冬季节的开展活动、劳动的时间较少,会在家里、放牧牛群的地方“烤火”等为主,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加大、大雪覆盖草原、不利于劳动、出行;氧气稀薄,对于初次来到该地方的人群不适合参加活动,多是因高原反应引起的。

(三)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机遇分析

1.社会大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营造了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指出要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社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特点、立足地域优势和特点,打造具有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新时期,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增多,也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思路,但是要感受、体验其文化精髓,还是需要身临其境才行。

2.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给藏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机遇。新冠疫情三年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大,同样需要游客实地游览的旅游产业也大受影响。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途径之一就是依托节庆体育活动,但因为疫情原因,多数人经济收入和来源受限,同样疫情对人们出行的限制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通过旅游来达到缓解好奇心、放松身心的目的。

3.“文旅融合”的提出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不仅限于表面。同样,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向着纵深的研究较多,包括追根溯源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不同时期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调整、困境等。新时期,“文旅融合”的提出又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新路径。

五、结语

创新不同于创造,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是指在新时期根据现有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和模式等,根据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转化为新的表达方式、传播途径,探索适合自身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模式,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实现创新性发展。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文化内涵的提升,文化品质提升,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在新时期适应社会大环境发展要求,取得长足发展。

★基金项目:康巴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KBFH2303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耿献伟,郭慧芳.和谐社会视野下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功能及传承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04):95-98.

[2]顾慧慧.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时空,2019(12):162+165.

[3]董强.完整准确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J].当代贵州,2021(43):76-77.

[4]常祖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教育价值研究——以甘南州卓尼县为田野调查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5]丁玲辉.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03):48-52.

[6]丁玲辉,毕卫重.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与起源因素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2006,21(02):97-103.

[7]范鹏,李新潮.界定与辨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02):110-1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