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体医融合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探究

起富勇
  
体育时空
2023年24期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3)12-159-02

摘   要  本文探究了在体医融合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践,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和建议,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医融合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实践经验  全面发展

医学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医护人员的重要基地,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了教育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而在体医融合的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更应该将体育教学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一、体医融合理念对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体医融合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对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医融合,顾名思义,即通过将体育与医学相结合,将体育运动与健康保健相融合在一起,以达到综合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这种理念的引入不仅为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健身指导。

第一,体医融合理念的引入使得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综合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1]。而体医融合理念则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在健身方案的制定上更加个性化。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制定出适合每个学生的运动方案和营养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这种个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体医融合理念的引入使得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科学性和专业性。在过去,许多体育教学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上,缺乏对体育运动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医学知识的深入探讨。而在体医融合理念的推动下,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专业素养。通过教授学生身体结构与功能、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等知识,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和运动的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学生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体医融合理念的引入还使得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过去的体育教学往往停留在传统的体育项目和训练方法上,缺乏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而在体医融合理念的推动下,学校开始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性的体育项目和健康管理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健康策划与推广项目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活动,传播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二、体医融合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增加体育课程的设置

体医融合理念是指将体育与医学相结合,旨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学生是未来的医学健康行业的培养对象,因此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专业课程的繁重和学生时间的有限,体育课程设置往往被压缩或被忽视[2]。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增加体育课程设置,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中的作用。

针对体医融合理念下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调整时间安排来增加体育课程的设置。传统的课程表往往将体育课程安排在周一、周三或周五这样的集中时间段内,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过长或过短,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将体育课程分散到每天的课程安排中,比如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课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不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丰富的体育课程内容来增加体育课程设置。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只注重对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体育与医学的结合。因此,在体医融合理念下,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一些医学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比如,可以增加有关医学体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和健康的重要性,之后组织健康体检活动,让学生以医学的角度学会自我监测身体状况。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可以通过创新的评估方式来增加体育课程设置,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估往往只以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成绩为依据,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在体医融合理念下,可以引入身体素质测试和健康问卷调查等评估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体育状况,从而精准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和身体健康水平。

(二)与职业案例相结合

体医融合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讲授和体操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将体育教学与职业案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们经常采用真实的职业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所学的体育知识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并且能够理解和领会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案例,学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对于日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3]。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在一堂运动康复课上,教师可以引用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解一个运动员因为受伤需要康复训练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运动康复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康复行业的兴趣和热情。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康复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参与真实的职业案例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生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到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者康复中心进行实习,与专业的康复师一起工作并为患者提供服务。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流程,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与职业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参与真实的职业案例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体能训练

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运动能力的培养。在体医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个体健康,强调科学训练和个性化指导。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能水平以及锻炼目标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和身体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而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训练方法和强度。这样的个性化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体能训练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同时,注重科学训练方法和技巧的传授,体能训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运动,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提升身体素质。教师应当为学生详细介绍不同训练方法的原理和效果,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教师还需示范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训练。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预防运动伤害。此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也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锻炼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例如,可以采用游戏化的训练方式,通过组织小组竞赛或创新的训练项目,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并引导学生形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只有学生对体能训练保持持久的兴趣和信心,才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到健康和快乐。

最后,要强调体能训练与医学知识的结合。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学生接受的医学知识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借助医学知识,将体能训练教学与学生所学的医学知识相结合。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介绍身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常见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医学知识的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在体能训练中得到锻炼,还能够增长医学知识,形成全面的健康意识。

三、结语

在体医融合的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看到,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海军,解修花.某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05):80-82+90.

[2]吴小彩.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研究——以某医学类高职院校为例[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75-81.

[3]周绍春,耿美厚,祁晓红.江苏医学高职院校体育健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24):99-10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