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田径》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王林
  
体育时空
2024年2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体育教学中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1-098-02

摘    要  田径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基本的走、跑、跳、投技术和训练方法,能有效锻炼身体机能。在田径课程中通过融入人物案例,可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和敢于克服困难的素养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田径  思政元素

一、田径课程简介

田径运动被誉为“运动之母”,这项运动是起源于人类的基本生存与生活活动。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田径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田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田径运动的普及非常广泛,它是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为学习其他体育技术动作和从事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基础。高校学生经常参加田径项目的锻炼,对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内脏器官的功能具有特殊功效。

二、高校田径课程目标

田径课是大学生选修的课程之一,通过学习田径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走、跑、跳、投技术和训练方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在不断突破自我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使学生在身体机能得到锻炼,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通过田径教学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和顽强拼搏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和敢于克服困难的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现阶段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一)高校开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的大力倡导和高度支撑,以及体育教学的改革,田径运动在大众体育中燃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情,在竞技体育上也相继取得辉煌成绩,不断创造新历史,不断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更多人更多项目,站在了世界舞台,引发了全民较高的关注度。但在学校体育中高校田径选修课的发展却不甚乐观,甚至逐渐淡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通过现状了解及查阅高校田径课相关文献发现,多数高校田径选修课开设较为困难,以至于不少学校取消田径课,而关于体测50米跑、10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抛实心球几项主要项目皆是田径项目,而高校中田径课的缺失是否也延长了促进学生体质发展的体育教学进度和任务。

(二)需突破现状、融入文化精神

跟随时代变革和体育教学的改革,田径课程需要顺应时代突破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针对高校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体发展水平,将传统竞技性的教学方法融入田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相结合的方式,从精神层次上传递给学生相信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可以从奔跑和跳跃中充分展现,这是精神的体现。

四、田径教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且被广泛应用,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也势在必行。

本着“各门功课皆有育人”的基本功能,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一直对培养人才和育人质量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田径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身体练习,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都有一定作用。

(一)田径教学与坚强意志品质

田径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更是一项磨炼人的意志品质的一项运动,也是奥运会中的“金牌大户”,备受许多国家的重视和普及。田径训练针对性强,可选择余地大,受条件限制因素较小,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发展全面身体素质效果明显。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与球类运动不同的是略显枯燥和乏味,但如果通过积极引导可以化枯燥为力量,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比如学生通过短跑、接力跑、中长跑的反复练习,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可对学生的品格意志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田径教学与拼搏精神

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坚毅意志力和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是学生开展其他运动的基础,每项田径比赛的成功都需要大量重复的尝试和锻炼,因此更需要锻炼者有足够的信心和不服输的精神。通过田径运动中的跨栏跑、跳跃项目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精神培养,在跳跃项目中培养学生在一次次的试跳中体会脚踏实地奋斗、敢于实践挑战的精神品质。在跨栏跑教学中,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质。在课程中适当进行教学比赛,使学生在参加锻炼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克服懒惰、害怕的心理,在比赛时体现出勇敢拼搏,不惧困难的体育精神。

(三)田径教学的美育功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体育始终和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是育人为健,健又是美的基础。田径从健身角度来讲,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壮体格,田径运动也是最能展现人体美的运动,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创作的许多不朽的经典雕塑作品中就能反映出这点,其中以“掷铁饼者”最为震撼,堪称传世之作。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或者田径钻石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中,吸引观众的除了高涨的比赛氛围和激烈的比赛本身,还有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身体形态和比赛中运动员通过体能、素质、战术、心理结合技术所呈现出的精湛的田径专项技术以及饱满自信的精神状态。田径运动是技术性最强的运动项目之一,出色的田径运动表现的是多方面完美的结合。

通过欣赏田径比赛和教师对田径技术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培养学生欣赏真正的美的能力。通过田径技术的学习和锻炼,达到塑造健康的形体美,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中自觉地接受田径教学的熏陶和感染,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实现田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田径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历史人物和案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刘长春出生在我国东北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因为从小喜欢跑步,也一心想借体育发愤图强,曾经在上学期间多次在校运会上获得很好的成绩。在1927年大连中华青年会主办的春季运动会上,被张学良校长选入东北大学体育系学习。两年后在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代表东北大学运动员参赛,并创造了100米10秒80的全国纪录。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属于民间团体,根据当时的奥运章程是有权申请参加比赛的,于是体协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以“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为由拒绝了。“九一八”事变后的次年,日寇找到刘长春家人要求写信给刘长春并许诺说:只要刘长春能为“满洲国”争得这份“荣光”,他本人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刘长春当即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我是中华民族黄帝子孙,我是中国人,决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之后刘长春独身一人从上海起航,漂洋过海23天抵达比赛地,所有的困难与挫折并未消磨他的坚强意志和为国奋战的爱国精神,第三日参加100米比赛,前70米一马当先,他的后30米便渐渐力不从心了,成绩为10秒9。200米成绩为第四名。尽管失败了,但他在经历了长达23天的旅途和在对手面前毫不畏惧,为了祖国的利益以及民族的尊严义无反顾的豪迈之情令人振奋。当中国人开始追逐奥运征程的时候,当他肩负着中国奥运的第一棒的历史责任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鼓励亿万中国人,他的精神影响一代一代中国青年。

2.通过当代体育明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刘翔1983年出生于上海,7岁时被教练选中,从此与体育结缘。刘翔在1999年被选入国家队,在国家队长达十几年的训练中曾多次出现伤病,在竞技体育当中每一次受伤都是一次打击。新旧伤的交替对运动员来说是内心的痛苦与煎熬,但是在梦想面前,在为国出战的国家荣誉面前,刘翔将这些化成成功的基石,铺垫自己的奥运路。他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那种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可贵精神品质其实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最终刘翔成为了中国体育田径史、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刘翔无数次为国征战,身披红色国旗站在最高领奖台:2002年7月,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刘翔跑出13秒12的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3秒23的世界青年纪录;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并且创造了黄种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五、结语

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统体育项目,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对弘扬体育文化、塑造个人坚强意志品格、拼搏精神、美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田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跑、跳、投等田径项目的为教学和训练内容,以观看大型田径比赛,分享历史故事和优秀运动员案例,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田径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健全人格以及培养爱国情怀。

★课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22年教学研究项目《体育教学之课程思政元素的搜集、整理与应用》(2022jyxm1800)。

参考文献:

[1]王妮.高校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04):74-77.

[2]曾鹏.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思政开展现状及实践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2.

[3]余彬.田径教学对大学生体育美育的影响[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3.

[4]李华,刘素芳.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谈奥林匹克精神与奋斗理念[J].电影文学,2013(09):42-43.

[5]英武.刘长春──首闯奥运的中国人[J].炎黄春秋,2001(07):58-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