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编排的应用研究

叶宇
  
体育时空
2024年6期
成都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3-229-02

摘    要  自2008年奥运会中国队以富有中国特色的编排为创新点,以默契的协作编排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第二名成绩,为我国艺术体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创编导向。将中国民族舞蹈元素更好地融入艺术体操,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注入当代审美,既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艺术体操在我国的发展做到兼顾文化差异,在世界取得瞩目成绩的创新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民族舞蹈动作、民族音乐、民族服饰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归纳出民族元素与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融合运用的困境因素和优化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融入流于形式的发展困境,可以通过组织民族舞蹈的调研活动、创新编排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路径创新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不拘泥于传统模式,而是敢于尝试新颖的创意和表现方式,但是创新必须符合艺术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民族舞蹈元素与艺术体操有机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表演作品。

关键词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  中国民族舞蹈元素  编排  创新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包含了丰富的编排空间、多样的呈现形式与大量的美学特征,不仅满足了视觉美与空间美,也体现了各个国家特有的风格。通过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竞赛场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各个国家从突显成套风格到创新技术动作、从服饰配件的搭配美到音乐选编的契合度都展现出了独具匠心的成套动作。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不比发达国家,但我国历史悠久又有着别国无法比拟的文化底蕴[1]。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较多选用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融入编排,融入形式大多为服饰、音乐、动作、造型等元素,表现出中国特色元素的叠加和串联,但缺乏连贯、完整的成套动作风格,存在着多种元素的和谐表达欠缺、融入深度有待加强的现状。随着艺术体操对文化的包容性更强,艺术体操项目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创意构思。我国需在借鉴国外艺术体操强国经验的过程中深度融合中国独特的风格与内容,丰富艺术体操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以便更好地提出有关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成套动作编排上的方法与措施,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成套动作编排上取得创新与进步。

一、艺术体操与民族舞蹈元素融合的理论基础

艺术体操与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合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艺术美学、运动学以及民族文化研究等关键理论。艺术体操与民族舞蹈都强调美的展现和艺术的表达。艺术美学理论提供了评估和创造美的基本原则,帮助编排者在融合两者时保持艺术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多元民族文化内涵及民族文化符号元素为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民族舞蹈教学及民族舞蹈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持久传承,凸显着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间的内在契合性。

二、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价值与形式

(一)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的价值

民族舞蹈作为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功能[2]。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具有重要的文化、体育和艺术价值。将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通过体操表演展示民族舞蹈的优美形态和独特韵味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艺术体操编排可以让民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保护意识。艺术体操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项目,融合民族舞蹈元素的艺术体操编排不仅丰富了体操项目的形式,也拓展了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运动员通过表演体操不仅能展示出出色的运动技能,还能够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艺术体操作品,增进各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二)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的主要形式

我国民族舞蹈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时期,由劳动群众直接创造并在群众中流传至今的一种舞蹈形式。民族元素是指从古至今所产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符号以及载体的总和[3]。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之中存在丰富的文化元素、形体元素、动作元素、音乐元素等,对我国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创编具有较大价值。在多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艺术体操逐渐趋向于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使得项目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有关民族舞蹈元素的在艺术体操编排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如何巧妙地运用民族舞蹈的元素,包括舞蹈动作、音乐、服饰以及民族情感等,为艺术体操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体操队在多次世界比赛中成功将中国民族舞蹈动作元素融入其创编中,以外在动作形式表达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在艺术美,这丰富了艺术体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也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将民族舞蹈动作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的方法,并在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中曾融入我中国民族舞蹈动作元素,如我国民族舞蹈中的扭腰、冲垮等动作元素。

民族舞蹈中的音乐元素是民族舞蹈的构成基础之一,民族舞蹈的音乐,在节奏、音律、调式等方面无不透露着显著的地域民族特色与风格。艺术体操简称“韵律体操”,在其流行于世的时候就是一项音乐与动作紧密结合的运动。在艺术体操比赛中,欧洲国家选用民歌改编以及歌剧融合的音乐作为集体队伍的选曲,使运动员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从而呈现出一套独具特色且辨识度较高的成套动作。在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比赛中,中国队在《康定情歌》的编排中,除了融入民族舞蹈的动作元素,还融入了二胡、唢呐等中国乐器的元素,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风、四川情,最终在三项集体项目中收获2金1。

在2001版规则之后,对服饰中的图案、装饰物以及颜色都不再做出任何要求,并允许出现裙装。随着规则的越来越开放,艺术体操可创作的艺术空间也就越来越大,各国都开始探讨怎样将艺术体操服饰设计得更加具有艺术性[4]。艺术体操比赛中的服饰和器械也是最能直接表现主题风格的标志,能够巧妙地衬托主题内容,使作品主题得到升华。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比赛中的集体三带两球中的带就采用藏族的五色经幡,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藏传佛教又赋予五色为五方佛及五种智慧之含义。

三、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困境与发展路径

(一)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的发展困境

1.专业人才匮乏。在艺术体操成套编排中融入中国民族舞蹈元素,需要具备跨领域技能的专业人才,既擅长民族舞蹈,又精通艺术体操,同时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和表现力。然而,目前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引导机制,导致人才储备不足,限制了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编排的深度和广度。

2.融入流于形式。在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2022—2024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艺术评分则从上一周期的完成评分内容中抽离,构成独立的艺术裁判组,突显了艺术性呈现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随着艺术价值评分比重的增加,评价指标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体现了艺术部分评分由以往主观化、片面化的评判朝着精准化和客观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编排过程中,一些作品可能只是简单地将民族舞蹈元素搬到艺术体裁中,而缺乏深度的融合和创新,也存在着元素应用失衡的问题,即在编排中某些民族舞蹈元素过于突出,而其他元素被忽视,导致整体表现不够和谐统一。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审美标准,以及对民族舞蹈元素与艺术体操动作融合的深入理解不足。

(二)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的发展路径

1.组织民族舞蹈的调研活动。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较多选用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融入编排,融入形式大多为服饰、音乐、动作、造型等元素,表现出中国特色元素的叠加和串联,但缺乏连贯、完整的成套动作风格,存在着多种元素的和谐表达欠缺、融入深度有待加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可融入艺术体操编排的民族舞蹈素材发掘有限的问题。因此,组建由艺术体操教练以及研究民族舞蹈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创编团队,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对人口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家、舞蹈家、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人进行调研,学习如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等民族的民族舞蹈,选择适宜艺术体操编排的中国不同民族舞蹈的素材,将具有不同民族舞蹈风格的代表性元素经过提炼、加工、糅合重组后,创作出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艺术体操成套作品。以此使艺术体操成套动作兼具独特性与艺术性,以实现竞赛、表演功能,促进艺术体操在我国的发展做到兼顾文化差异,凝聚文化认同,彰显“中国化”的民族风情。

2.创新编排与表现形式。在艺术体操的编排过程中,通过创新手法和表现形式,将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其中,以呈现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效果。创新的动作设计和组合方式,将民族舞蹈的动作元素与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相结合,创造出新颖而具有冲击力的动作组合,以展现出不同于传统艺术体操的韵味和魅力。由于规则改变强调成套动作风格融入连贯、完整、显著,当今艺术体操编排已不是简单将动作叠加和串联,富有鲜明主题、情节变化或文化特点的成套主题更能提升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因此在编排过程中,可以构思具有故事情节或者舞蹈情境的表演内容,通过表演者的动作和情绪表达,将民族舞蹈的情感和故事性融入艺术体操的表演中,使之更具有叙事性。除了动作元素,服装和器械也是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服装、器械设计,突出民族舞蹈的特色和风格,与艺术体操的表演内容相呼应,形成统一而有力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总体来说,在艺术体操的创作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模式,而是敢于尝试新颖的创意和表现方式,但是创新必须符合艺术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将民族舞蹈元素与艺术体操有机结合,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表演作品。

参考文献:

[1]崔荔.中国特色元素在艺术体操创编中的合理运用[J].才智,2009(22):178.

[2]郭翠兰,刁在箴.从独创性加分谈艺术体操创新的前瞻态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03):28-30.

[3]许瑞.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6.

[4]贾倩文.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艺术体操及其发展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