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体教融合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6-097-02
摘 要 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体教融合”政策,高校要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特点,对传统健美操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本文介绍了体教融合的特点,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以体教融合为基础的健美操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教融合 健美操教学
健美操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有氧运动学科,对教学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体教融合要求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尤其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教学模式,通过MOOC的方式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有效增加健美操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自主训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体教融合的特点
(一)广泛性
体教融合体现在价值、目标、功能三个方面,使教育和体育能够全面促进青少年发展。该政策的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包括课程建设,也包括识字建设、运动员培养、保障体系建设等。通过体教融合政策的推行,使单一的发展格局被打破,实现多元化、广泛性的发展,不仅提升体育事业水平,也促进教育事业进步。
(二)深入性
在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体教融合政策的推行,使高校体育不断完善。目前已经进入深度融合的阶段,整合体育和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着手,逐步推进体教融合,达到“1+1>2”的效果[1]。通过长期实践与发展使体育教育水平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活力,也使教育事业取得更多成果。
(三)目标型
体教融合是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对发展目标进行深化调整,使目标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在结合阶段,教学目标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主,培养各个领域的专才。但在融合阶段,高校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健康的体魄,掌握专业的技术,也要拥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等。
二、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现状
(一)场地设备匮乏
健美操教学对场地和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场地条件不足或者设备不完善,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及时引入新技术、新设备,虽然建设了数字化平台,但更新不及时,很多软件和硬件需要升级[2]。在场地方面,虽然高校修建了专门的体育馆、运动场,但缺少专业的健美操教室,教学所需的包括各种力量训练器材、柔韧训练器材等器材也不够完善。或者学校准备了教学器材,但数量不足或器材老旧没有及时更换,影响教学质量,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但从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很多教师虽然会应用信息技术,但应用方法并不灵活,没有充分利用手机APP、慕课等模式,本质上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演示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方法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还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落后
从教学内容来看,随着体教融合政策的推行,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很多理论、技术随之更新。但在实际教学中,内容更新并不及时,且很多教师侧重实践教学,忽略理论讲解的重要性。虽然学校制定了教学大纲,并且对健美操教学内容做出明确要求,但由于对学生和行业的了解不足,造成课程规划并不合理,很多教学内容已经落后。尤其在教材方面,依旧采用旧教材,缺少校本教材的研发,导致保健知识、健美操音乐、健美操建图绘制等内容被忽视,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体教融合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策略
(一)建设场地,完善设备
由于健美操对场地和器材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场地建设,并且结合教学需求引进新器材。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可以在场馆、教室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构建智能化教学场景,既要扩大场馆建筑面积,也要增加各类声学设备、新风系统、吸引墙等,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训练场地[3]。根据健美操教学需求,需要准备电视、音响、镜子、把杆、领操台等基础器材,并且制定场馆使用制度,做好器材和设施的维护工作,安排专门的管理教师,禁止将设备随意借出,定期检查器材与设备,做好保养、维修等工作,确保器材与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为促进场地建设,学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为场地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既要修建专门的场馆教室,也要通过新设备的应用改善场地环境。
加强健美操场馆的管理,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在进入场地后严格遵守各项规则。具体来说,学生在进入教室后要根据训练需求使用器材,禁止随意使用、挪动器材。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使用设备,做好设备管理、维护等工作,对教室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根据记录制定管理计划。保持场地清洁,维护教学环境[4]。教师要做好管理和教育工作,要求学生按照规范使用各个公共器材,讲解各种器材、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正常使用。如果音响、照明、压腿杠等器材设备被损坏,要根据规范进行赔偿。在教室使用后需要将各个器材、物品归于原味,保持室内格局不变,为后续教学做准备。为确保安全,还要做好防水、防火等工作。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和专业化的管理,不断改善健美操教学场地环境,为实际教学提供更多器材与设备支持,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二)引进技术,创新方法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将体教融合作为基础,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促进课程优化建设。主要加强MOOC(慕课)建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教学系统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加强线上平台的搭建,不断完善网络环境,并且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参与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翻转课堂与MOOC,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此同时,也要加强VR、互动式智能白板、移动终端、运动追踪、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运动追踪技术,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了解学生动作是否准确,并且通过智能分析的方式,确定动作技术存在的问题,然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讲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系统能够采集并分析运动追踪数据,根据学生训练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使训练效率得到提升[5]。可以与VR技术结合,模拟真实的竞赛环境,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能够跟随节奏完成各个动作。对于教师来说,利用VR技术分解复杂的健美操动作,采用动作技术虚拟仿真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也可以利用VR设计标准化的技术动作,促进动作创新,并且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根据人体特点模拟演示,找出动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调整。
(三)挖掘资源,丰富内容
根据体教融合的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实践教学,也要完善理论知识体系。首先,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了解健美操发展史、竞赛知识等基础知识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各种动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具备欣赏能力,并且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团队精神。通过800(1000)米、波比跳等专项素质训练,提升学生心肺功能,强化学生的柔韧性、反应速度等综合素质。在教学方面,共安排32课时课程,主要学习健美操运动概述、竞赛裁判知识、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等内容。其次,根据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加强新教材的研发,根据学生特点、专业建设要求、体教融合战略等研发校本教材,确保教材内容新颖丰富,符合现代健美操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为丰富教学内容,还要加强资源库、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开发健美操教学APP,在APP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跟练视频、教学视频、理论文档、教学课件等,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日常锻炼提供更多资源内容。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锻炼习惯、学习特点,然后为学生筛选学习内容并进行个性化内容推送,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与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根据体教融合政策的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学需要全面革新。分析当前健美操教学中的问题,然后通过建设教学场地、更新教学器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使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提升,实现体教融合的目标,以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地: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3年批次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体教融合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基金号:230821045107086)》。
参考文献:
[1]梁华丽.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路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05):120-123.
[2]都红梅,袁春,薛贝贝,等.“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理念下高校健美操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体育世界,2024(01):119-121.
[3]梁晓颖.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研究[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04):50-53.
[4]仲冰冰,颜军.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02):205-211.
[5]单瑜娜.“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2(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