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曹兵廉 符志斌
  
体育时空
2024年13期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7-045-02

摘    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院校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进行了分类概况和研究,发现该专业的发展状况中现存的问题较为突出,具体为在研究数量上与其他体育专业领域相比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且目前的研究内容缺少创新性;研究方法层面上,多与传统和独立形式存在,共同创造性的研究意识较弱;不能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特长,在研究选题层面上以专业不相关方面的研究为多,实践性研究不足,不能体现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由此,在诸多范畴里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很鲜明,其中专业对社会需求不对等,在这一板块较为模糊和不完善的,因此更适应不了新时期国家对体育院校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提出的新就业方向等问题。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发展现状  问题研究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概况与意义

社会体育是以大众体育为根本的运动项目为主,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与我国经济发展对大众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需要,要具备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并能在各种运动场所、健身俱乐部等领域中从事休闲运动及健身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大众休闲健身活动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工作的中高端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学校体育学、营养学、体育赛事管理、体育经济学概论、体育专项技术等。课程宗旨是让学生掌握社体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管理、实施和科学认知。

二、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发展状况

(一)专业需求与就业前景

伴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人们对全民健身的观念逐渐提高,且根据生活水平的不断接近小康社会,让人们对身体健康意识和全民健身知识的认知灌输,即社会对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一趋势推动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就业方向范围增加:可以在体育场馆、健身教学、体育俱乐部、体育有限公司等多个领域找到跟专业匹配的工作。使得就业率逐步提升,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率逐年提升,显示出良好的就业前景。例如,2020年至2023年中后期的三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60%~70%、75%~80%和83%~86%。但是经过三年的社会的洗礼,专业人才逐渐超过市场需求数据,使得2024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具体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就业压力变大,这类事件值得我们加强研究。

(二)专业教育与培养

课程类型设置多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康复运动、运动生物与化学等多个方面,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加强运动专业技能掌握。注重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有各种各样,多以实习、实训、实验等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把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相互照应,相互检验知识的真理性,让学生的实践实施能力和探索能力逐步进步。师资队伍质量较优: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加,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突出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明显,能够在其他专业中的教学能力脱颖而出,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优势。

(三)行业发展趋势

体育对社会行业的发展,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转型,类似一些不从事体育行业对体育指导和身体健康管理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前景。新时代国家对社会体育的政策支持,政府呼吁社会体育对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产业的关系联合起来,加强社会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联系。政府也新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兴领域涌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新兴领域如体育旅游、体育科技、体育传媒、休闲体育、健身指导等逐渐兴起,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机遇。但是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够明确,导致社会体育专业在社会发展趋势受限制,甚至出现贵族运动高尔夫、网球、板球、橄榄球等适应于大众体育的运动项目,这对于生活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学生来说需求量不大,所以在前几年出现众多冷门运动项目和教师队伍。

(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社会体育专业在当今社会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即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有诸多良好的社会前景和机遇,但是也避免不了社会体育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属于衰退性阶段。社会体育这种运动类项目,第一要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第二要有足够的时间。例如,在除了一开始一直伴随体育项目的人,从事运动的青少年来说,从近几年数据可以得到运动人员从35%降低到28%。显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当今现状中的危机感还是较多的。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目前,国家人口出生率远远小于死亡率,以上情况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随着社会体育被人们更加重视,并伴随着社会体育专业的机遇大幅出现,由此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和运动项目相融合、拓宽社会体育产业视野的方式来提高社会人群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意识,并且可以关注国家对全民健身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调整专业规模和教学方法以应对市场需求,很大层面上可以解决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发展的问题研究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

社会体育专业选择不够适应市场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取方向尚不能贴切社会特色岗位,主要被传统“三大球””三小球”所冲击,导致社会体育专业内容和特色不能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很难形成较大的优势。社体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让应届生选择就业的方向和专业目标不符合,导致专业对社会需求不断所限制,即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体育院校缺乏一定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培养课程,导致应届毕业生在学习在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够平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定制工作,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可以做一些模拟课堂,提高学生的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实践教学与师资队伍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不够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相联系。但由于社会体育制度的颁布,许多体育院校缺乏直接与政府合作项目的机会,并不能提供更好的实习、实践、实训训练基地,如此就与社会体育相互脱离。在师资队伍方面,缺乏先进的培养团队,导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能与所学专业的发展共进,如此就更谈不上把社会体育专业研究内容和专业发展进行创新了。因此,应大力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制度建设,完善专业的特色,加强专业与社会体育的联系,提升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岗位,增加建设社会体育专业稳定实习、实践基地,提高社会体育专业的知识筹备与教师涵养,积极响应政府对学校合作机制,共同向经济高速发展与体育产业兴起迈进。

(三)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变化

体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出现了多种新的发展趋势,经济市场深刻影响着体育行业的发展速度,即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促进全民健身在人群中实施,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行业的发展也让体育产业的不断创新,如高科技的产品、新教学方法的应用等,让专业探索不断创新。市场的需求带来关键机遇:随着2020年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加剧和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社会体育产业对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解决策略与建议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给出于准确无误并且能够高效解决的决策。设置社体专业的高校应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统一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建议,在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应给予相对应的就业岗位,如此能让学生的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能切实发挥出来。为此,可提高课程内容安排,大班受教。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特色的建设,突破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对社会体育指导人才扩招和分批次进入市场招生,同时鼓励专业学生参与老师科研任务,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知。这样可进一步让学生补上对科研领域的空白,更让毕业生对就业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加快应届毕业生适应体育行业的变化,并且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多方面培养,让学生掌握多种社会就业的运动技能,技多不压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2024年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率变得更加不如预期。受市场变化影响,供给大于需求,大大使就业岗位减少,导致一大批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同时,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影响,2024年9月1日的教师就业政策调整,让教师行业变得不再是“铁饭碗”,逐渐使很多教师退出编制工作。而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另一方面也受专业的限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属于非师范专业,在粤港澳地区每年招生教师多数要求是师范专业,并且在深圳发达一线城市,公办中学以上体育方面的教师必须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这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冲击很大。对于教师行业来讲,非师范专业相比师范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较差,更加突出社会体育专业在当今社会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即就业较为分散,没有固定的专项,学生学习的内容较为广泛,但不能体现出一专多能的特长。

参考文献:

[1]杨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316-317

[2]柯海棠.新时代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网羽世界,2022(07):104-1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