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庭教育里亲子互动对幼儿体育发展的影响和策略研究

王冠宇
  
体育时空
2024年13期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7-148-02

摘    要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里,许多父母认为幼儿园是教育主体,家庭主要负责孩子的衣食起居,这种思想违背了新时代发展要求。本文以家庭对孩子身体发展存在正向影响的理念出发,阐述亲子互动对幼儿体育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以及阐述如何通过有效的亲子互动来提高幼儿的体育水平,进而增进亲子感情,并提高儿童健康体魄,从小培养孩子坚持、合作、竞争等体育意识,传播正确的体育理念。

关键词  幼儿体育  亲子互动  家庭  互动策略

幼儿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体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1],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在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一生之计在于少,培育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要从幼儿抓起。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普遍出现了体质发展不平衡,潜在超重、肥胖风险增大,并且缺乏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的现象,这提醒家庭和学校对幼儿体育要重视起来[2]。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出生后接触最早的成长环境,儿童教育的发展,只依靠教育机构单方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漫长的成长经历里最不可或缺的也是家庭,孩子性格、三观等的养成都和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3]。

一、亲子互动的定义及特点

(一)亲子互动的概念解析及形式

亲子互动是指建立在亲子关系基础上,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行为,以促使家庭成员之间感情更加亲密、更加信任为主要目的,并培养孩子生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积极、坚韧的优秀品质,它以血缘为纽带的情感互动体验,能够促进双方沟通,增强双方情感联结,缩短心理距离。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间的情感联结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亲子互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亲子互动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1)言语交流:幼儿通过与父母对话和交流,学习语言环境和沟通的技巧和方式,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明白并满足孩子的内心世界。(2)情感表达:父母通过表达爱、关心和支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3)身体接触:给孩子拥抱和抚摸等身体接触,可以传递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增强儿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4)共同参与活动:亲子互动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各种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例如,一起看书、玩游戏、做手工等活动,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二)亲子互动的特点

亲子互动具有以下特点:平等性、情感性、双向性和个性化。在亲子互动中建立平等的基础很重要,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平等性在于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被尊重,平等地对话沟通,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情感性在于它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建立起家庭良好的情感基础。亲子互动的双向性在于父母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填充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亲子互动也是个性化的,它会受到生活环境、地域、父母认知水平等影响,所以每个家庭里的父母和孩子都有独特的互动方式。

二、亲子互动对幼儿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一)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在2005—2014年间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的身体素质数据对比分析显示,3到6岁幼儿相同年龄阶段平衡、柔韧、灵敏、协调、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等素质出现了显著下降,这表明幼儿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幼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年龄段。在家庭中,父母以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为根据与孩子互动,进行亲子间的游戏和运动,让孩子在运动中不断进步,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各部位正在发育的肌肉和骨骼,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有氧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的心肺功能,增加心脏和肺部的耐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的供应,提高身体耐力和持久力。

经常进行户外亲子互动类活动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热情

幼儿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黄英杰和王东的研究里对幼儿运动兴趣做出如下解释:幼儿运动兴趣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对参与运动锻炼所产生的独特的、积极的且可持续的内在心理倾向,它在幼儿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并以运动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在亲子互动的体育游戏里,父母的长期陪伴和引导下,幼儿会通过模仿父母的动作,感受运动的氛围。例如,和孩子玩投掷沙包游戏,同时进行鼓励,如此既锻炼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又不会让他们产生没能完成游戏任务的挫败感,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运动潜能。

(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合作意识是人类社会里一种宝贵的思维品质,在儿童体育领域,合作意识的培养除了对团队体育项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外。其对孩子未来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交往等人际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合作意识并不仅是让幼儿一起参与活动,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建设的培养。

诸如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中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在亲子互动中孩子可以渐渐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家长和孩子之间做一些合作类体育游戏,他们在游戏中为了达成共同的目的会互相商量,彼此配合,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个游戏。这种亲子间的合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能体验到共同努力达成目标的快乐,也会认识到运动不仅是个人的活动,还可以是与他人共同参与的有趣经历。

三、亲子互动提高幼儿体育水平的策略研究

(一)设计有趣并易于接受的亲子运动游戏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所营造的活泼氛围、所依赖的开放空间、所带来的愉快感受等,可以有效弥补教师以传统指导方法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不足,优化幼儿对体育活动的体验,使其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美好记忆,对体育活动形成正确看法,自觉运动,提高运动兴趣。此外,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背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依据游戏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充足的体育活动材料。教师要树立游戏化教育意识,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不同游戏需求准备更多的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可以通过更多不同的方式参与运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幼儿的成长需要从快乐的游戏里获取对生活的向往,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游戏来提高孩子体育水平。例如,亲子足球射门,设置一个小球门,父母和孩子轮流射门,培养孩子腿部力量和眼睛与脚的协调能力;亲子投掷沙包,轮流投掷,提高孩子上肢力量和投掷技巧。此外,还有亲子跳绳、爬山等项目。

(二)增加陪伴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一日三餐和学习,也应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很多家庭里,父母因为工作、生活中的琐事等原因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庭里亲子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温暖彼此,亲子互动也是爱的一种体现,父母应以身作则,根据幼儿自身体能的发展状况设计不同的活动和游戏,陪伴孩子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例如,清晨起床后带着孩子一起晨跑,周末一家人去爬山,晚上睡前跳长绳等。只有共同参与进来,父母的积极性才可以有效带动孩子的运动热情,并锻炼孩子的身体力量和灵敏性。

(三)合理运动网络对幼儿体育进行培养学习

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资源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也为创新体育教学的手段和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从不同的感官调节以及刺激角度出发,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感悟以及领悟能力,促进了幼儿实现知识内化以及能力提升的目标。例如,近年来新兴的直播行业,涌现出许多带领大众运动健身的榜样。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父母可以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学习体育知识和规范的体育动作,并在亲子互动中进行教育和指导,丰富幼儿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动作。例如,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家长陪伴幼儿一起观看乒乓球比赛,并对幼儿普及乒乓球知识,可以对儿童幼小的心灵起到体育启蒙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家庭是充满爱的地方,亲子互动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亲子互动对于幼儿教育里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如此不仅使幼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体育素养得到加强,同时也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深远的作用。父母应明确自身应在幼儿体育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应做到严格规范和适当放松相结合,不应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大力鼓励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孩子体育的发展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9):13-52.

[2]张茉.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

[3]张研宇.重视家庭教育,促幼儿健康成长[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06):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