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

唐中全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9期
重庆市梁平区第一中学校 重庆市梁平区 405200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时打击了课外辅导机构,即将学习的重点聚焦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初中是推行“双减”政策的重要领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布置多元化的作业等,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推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有效性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初中生的作业量减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自己的个性爱好,与此同时,也给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业量的减少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布置有意义的作业巩固课堂语文知识,引导学生总结语文解题技巧,拓宽语文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帮助“双减”政策的落实。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初中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而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简单机械化地学习语文知识,难免会枯燥乏味,不仅导致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同时降低了语文学习效率。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语文在初中阶段的重要地位,而“双减”政策的出台,促使初中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探索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策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语文文化视野,收获丰富情感,促进学生建立优秀的人格品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1]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转变教育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帮助人们对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思维导图制作简易,内容简单,但又层层相扣,非常适合语文的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在提前预习时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同时符合“双减”政策下,培养学生为学习主体,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的要求。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时,教师可以给出学生部分制作思维导图的思路:邓稼先的历史背景、生平简介、人物个性等,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己制作关于文章的思维导图,可以对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添改,最终把握文章要点和情感,使学生从思维导图中感受人物的民族气节。思维导图的制作体现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找出其问题和不足,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文章总体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完成教学目标。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双减”政策减压减负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初中生已经褪去了小学时的稚嫩,以更加具有探索精神进行学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主体需求,充分利用以多媒体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播放一段动画版的《皇帝的新装》,同时针对短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盛宴,营造轻松的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主要情节保留深刻印象,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在教师上课时,学生则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2]

3.自主探究学习,布置多元作业

新课改以来,自主学习得到大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后的复习巩固中,教师要具有针对性地布置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等丰富多元的作业,如开发性地问答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例如,在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布置作业时,学生已经有条理地领略到我国江南建筑园林的风貌,体会到园林设计精巧,感受到江南建筑的绝妙风采,而我国古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类型复杂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并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古建筑类型,从其类型特征、文明成就等方面详细介绍作为课后作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拓展语文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也和传统的作业有所区别,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发展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路,利用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也需立足实际教学的情况以及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真正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栋才.“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索[J].新课程.2022(19):4-5.

[2]赵媛.“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2022(06):1.

[3]罗浩宇.“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1(10):10-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