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实践研究

邱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0期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中心幼儿园 256600

摘要: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以及浓厚的阅读兴趣是现下学前教育领域教师争相讨论的课题,文章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经验总结、观察对比等方法研究家园共育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实践策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早期阅读教学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先要通过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绘本读物,同时采取有趣的阅读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此外应立足实际组织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一、引言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还能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家园共育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可以让早期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然而,就现下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幼儿缺少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与心得体会。

二、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必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从教育建议、教育目标等层面对幼儿早期阅读做了明确要求,指出要给幼儿提供适宜的、丰富的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讲故事、看图书,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使幼儿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关注孩子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改革的关键。相较于其它形式的教育活动,早期阅读能够开阔儿童的视野,虽然年龄尚小的他们因为识字以及自身经历等因素的限制而缺乏自主阅读意识,但是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兴趣,使他们具有丰富的词汇量,并且从阅读中感受真善美,这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以及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三、家园共育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

(一)通过家长深入了解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读物

要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必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绘本,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还包括他们的阅读能力、认知水平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保证选择的绘本能够发挥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作用。[2]而家长是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重要渠道,他们与孩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多而且关系亲密,所以对于儿童的信息基本掌握。因此,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电话、发邮件、QQ、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家长建立联系,从家长那里获取关于幼儿的信息,包括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识字量、性格特点等。获取了这些信息后,教师再进行整理与归纳,为选择绘本读物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3]例如,如果幼儿的识字量普遍较低,可以选择《逃家小兔》《存起来的吻》这类具有基础性的绘本读物;如果幼儿的识字量一般,可以选择《爱心树》《好饿的毛毛虫》等难度中等的读物;如果幼儿的识字量比较丰富,可以选择《市场街的最后一站》《野兽国》等有挑战性的读物。这样可以避免生字量过多或者内容超出儿童理解能力导致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畏惧、抵触等负面心理的问题。当然,教师尽量按照儿童的兴趣选择绘本读物,如孩子们喜欢种植、饲养等活动,可以选择绘本读物《森林大发现》《自然世界》等。这是早期阅读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选择符合儿童认知水平以及他们感兴趣话题的绘本读物,才能保证儿童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活动中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有助于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采取有趣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儿童是一个感性的群体,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且十分好动,在传统的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讲解-接受”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照着阅读材料去“念”,而幼儿在一旁听着。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弊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没有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所以部分儿童在阅读活动中“昏昏欲睡”,此外,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很多幼儿在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涣散的问题,甚至做一些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导致阅读教学价值的流失。在指向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趣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且实现对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目标。

例如,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幼儿对于色彩鲜亮、动态的事物十分感兴趣,而且很敏感,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绘本读物内容给儿童播放对应的视频、图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阅读《自然世界》时,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播放自然世界的视频,儿童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自觉地阅读绘本。又如,采取游戏教学法。适宜幼儿阅读的绘本通常都是童话故事类或生活类的内容,多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可以组织他们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即每个幼儿扮演一个书中的角色,然后展开对话,将平面的、抽象的绘本故事以立体的、生动的情景剧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入情入境,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阅读能动性,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在无形中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让阅读活动充满活力、生机,从而推动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组织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坚持。因此,在指向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早期阅读教学中,家庭教育扮演重要角色,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与家长一起给儿童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成长环境。[5]家长文化素养高低不同,为了保证家园共育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如指导儿童阅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个绘本时,在幼儿园内开展一场亲子阅读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派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表演这个绘本故事,最后选出最佳表演家庭,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在无形中提升家长的阅读水平以及阅读指导能力,从而保证幼儿课后时间阅读的经常性与规范性,这对他们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孩子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为他们的未来打牢基础,但是这需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早期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便利获取更多关于幼儿的信息并且指导家长更科学地辅导孩子阅读,自身也要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让早期阅读变得趣味化、日常化,从而实现对儿童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娟.家园共育视角下3~6岁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03):190-191.

[2]洪意婷.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基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视域[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3):167-168.

[3]陈琳,王文云.亲子阅读,撑起孩子成长的晴空——小班幼儿亲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04.

[4]顾佩佩.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45-246.

[5]熊丽娟.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2):70-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