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坚持新发展理念》议题式教学设计

刘国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2期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510000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地位

《坚持新发展理念》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内容,讲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等基础理论,侧重讲的是发展思想、发展理念,为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理论铺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行动指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载体和表现,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印证。

2、本课内容

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意义和要求。第二目“贯彻新发展理念”,阐述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内涵和要求。两目分别从两个角度阐释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目主要从发展的出发点、动力点、落脚点方面讲为社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由谁享有发展成果;第二目主要从发展的理念、原则、过程、方法等方面讲如何发展、怎样发展。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想意识逐步活跃,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充满兴趣,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具有充分的假设性和内省性;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开始建立;批判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但是分析复杂事物时,仍存在不全面、不透彻的不足。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的可操作性,以便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

通过“大岭村的发展”实例,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原因和要求进行调查、讨论、走访和评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批判、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理解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能够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明确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

难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

四、教学思路与方式

1、教学思路

本课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以中心议题“从大岭村发展看新发展理念”统领教学,整体设

计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流程上,遵循“议题描述—议题讨论—议题追问”的路线,逐步展开议学活动;在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明确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三部分;在情境创设上,选择了“回眸:历史文化名村”和“透视:新发展理念,让古村落“活起来””;在议题追问环节,选择了“展望:再续担当,书写新画卷”,对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深化探究。以上三个方面逐层递进,形成以下教学过程:

[总议题]从大岭村发展看新发展理念

环节一:议题描述·回眸:历史文化名村

[子议题1]“幸福大岭村”的思想根基?

[议题情境]由学生分享家乡的发展成就。

[议学任务]通过调研、分享、交流家乡变化的成就,寻找这些年大岭村是怎样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

[议学活动]调研、搜集、商议、展示。

[答案提示]大岭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享自身实际生活体验,对比家乡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感受我国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理解和认同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是了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思考经济发展与民生祉福之间的关系,体会解决好发展问题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性,实现学科能力的提升。

环节二:议题讨论·透视:新发展理念,让古村落“活起来”

[子议题2]“幸福大岭村”的理念支撑。

[议题情境]有着900年历史的广州市番禺区大岭村成功摘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大岭村采取修旧如旧的改造方式,保留了岭南水乡标识。坚持以农文本,积极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财产性收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岭村每年投入资金做好卫生保洁,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大岭村以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引入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借助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带动古村的改造,在原来基础上融入更多文创元素。

[议学任务]运用真实的情景材料和相关学科内容,分组对“大岭村的发展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议学活动]讨论、交流、展示。

[答案提示]大岭村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材料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观点归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在辨识、讨论中厘清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内涵、具体要求和原因,涵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三:议题追问·展望:再续担当,书写新画卷

[子议题3]“幸福大岭村”的路在前方。

[议题情境]假如你毕业后担任大岭村的村干部,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为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议学任务]角色扮演,升华对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议学活动]商议、思考、展示。

[答案提示]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为乡村振兴献言献策。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带领学生寻找家乡发展密码,憧憬美好未来,践行新发展理念,让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方式

本课采用议学贯穿型的议题式教学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四个要素形成如下四条路线:

议题线:由议题统领的“议题描述—议题讨论—题追问”三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学贯穿教学始终。

情境线:由“回眸:历史文化名村—透视:新发展理念,让古村落“活起来”—展望:再续担当,书写新画卷”组成,为议学活动提供载体。

活动线:由“调研评议—评析商议—评议角色”组成,每一环节都以“展示”呈现议学成果。

任务线:由“描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辩论、理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评析、迁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组成,指向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采用议题式教学,展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探索。从“回眸:历史文化名村”、到“透视:新发展理念,让古村落“活起来””、再到“展望:再续担当,书写新画卷”,最终达成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结合教材精选议题,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探索。本课围绕教学主题精心选择了“从大岭村发展看新发展理念”的总议题,并以广州市番禺区大岭村的发展为真实情境,通过““幸福大岭村”的思想根基、“幸福大岭村”的理念支撑、“幸福大岭村”的路在前方”一系列子议题,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议题链,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实现全面发展。立足核心素养培育,通过对历史文化古村的发展,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通过展示大岭村的发展过程真实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最后在对未来的展望中进一步升华对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好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