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之下,作为基础性学科的高中地理应在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将地理知识具体化的教学手法,在激活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分析问题原因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在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地理课堂生动有趣。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运用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有哪些优势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讨论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原理、概念的理解的教学过程。
在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地理课堂教学枯燥,学生需要极大的兴趣和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够解决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思路混乱、逻辑不清,没有行之有效的解题思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同时,学生会将案例分析的思路、逻辑过程和运用的知识点记在脑中,再次碰到类似的问题便可以举一反三,套用思路提高解题速度;其次就是案例教学法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将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难点梳理汇总,在整理案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也会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重点听讲,积极探究,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案例教学法以实践为主,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学生主体参与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差异化分别了解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思考能力,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保障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充分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提高发展思维水平。
(二)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不能忽略自身的引导作用。完全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的分析方法也容易出现偏差。新课标改革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但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顺利进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教学活动,是活动的组织者,而整个教学过程和案例分析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师生双方共同进行,构建和谐互动的高中地理课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讲解重点知识,通常情况下在短期内学生会掌握这些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结合课堂重点内容分析案例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技巧和解题思路,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要选择适合的案例
适合课堂内容的案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虚无的地理知识变得实际而具体,使枯燥的地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以《地球的历史》一课为例:在讲授课程之前,拿出化石标本作为本科案例,通过介绍不同种类、不同年代的化石标本,从我们可以现场观察到的三叶虫、鱼化石,到珍藏在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引起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兴趣,对几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产生好奇心理。这样学生就容易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探究学习。有的同学还会提出为什么恐龙没有存活下来?这些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地球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是否会像恐龙一样灭亡?有了问题,学生就会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主动跟随教师的节奏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点的方法。这样一来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基本可以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地将地球的演化过程描述出来。
第二,要注重案例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使案例和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纽带,当学生可以结合书本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习效率也就随之提升了。例如,在学习《人口分布》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以所在城市为案例,将所在城市近50年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感受案例教学内容,加深体验感,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也更容易理解。
第三,要有案例讨论的过程
在课堂当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个互动的过程,不能只有教师单独分析讲授,需要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共同分析、探究、讨论,共同完成。当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选择结合本市、本地区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案例素材,由学生开展自主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将影响本市、本地区的环境问题找到,并将找到的问题归纳总结。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也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不同都标志着我们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结合书本知识抒发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最后由教师将讨论结果简单总结,将学生们没有发现的或讨论结果不够清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指导,加深学生印象。
四、结束语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案例教学法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从心底爱上地理课堂,促进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会学”“爱学”。本文以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实际操作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参考,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中学版),2021:1(3866).
[2]潘崇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73-74.
[3]孙剑.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