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其中,合作探究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需要亲身体验实践环节,与其他学习主体一起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在相互学习和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构建完善的语言知识体系,强化各项基础学习技能,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第一,教师需要遵循互补分组原则,即教师在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认真观察,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模式、性格特点和合作能力。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可以将学生划分到与之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的学习小组之中,保证同一小组的组员不仅可以进行双向沟通,还可以互帮互助;第二,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即教师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评判能力和教学标准划分学习小组,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分组权,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第三,教师需要坚持动态分组策略。一方面,学生个体本身具有发展性,随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可能不再适合某个学习小组,教师就需要定期打乱分组,调整学生的分组模式。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合作机会,提升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教师可能会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教师也可以适当调整学生的分组模式。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Colors”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合作任务,并相应调整学生的分组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合作预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并制作思维导图,这时可以组成四人小组,共同完成任务。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雨后出现彩虹的情景,并要求学生使用句型“Whatcolorisit?”和“Itisred,orange,yellow,green,blue,purple.”进行口头练习,这时学生可以就近选择合作伙伴,形成二人合作小组,快速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分享知识,相互帮助和提醒,从而加深对颜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具有诸多应用意义的学习模式,但是这种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场景和学习内容。如果教师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不当,不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会浪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需要确保合作学习内容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教师所选择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具备合作探究价值。如果学生不需要经过合作探究环节,就可以自主得出讨论结果,则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就不具备合作价值;第二,教师所选择的小组合作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完全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又不能完全消除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Christmas”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可设计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合作课题,即将课本中指写的圣诞节风俗与中国传统春节风俗进行对比,探究不同国家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客观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这个合作课题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并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讨论和分享,加深了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培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明确合作任务
教师在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并为学生选择了合适的合作内容之后,还需要明确学生的合作任务,一方面,教师需要帮助每个学习小组明确自己小组的合作探究课题。另一方面,学习小组中的每一成员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长的安排下,明确自己的探究任务。处于同一学习小组之间的学生需要明晰自身的任务,同时,这也是学生之间达成有效沟通、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基础。如果组员分工不明确,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搭便车”,部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长此以往,还有可能会导致小组成员产生合作矛盾,部分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考虑到许多小学生缺乏明确组员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在每个学习小组安排一个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团队合作的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组员分工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给出指导建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个任务。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4“Aspringouting”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合作任务: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合作编排一个以春游为主题的情景剧。教师协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好英语对话设计、准备表演材料和完成表演等任务的分工。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将在团队中互动交流,培养合作能力,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表演能力,丰富学习体验,共同创作出精彩的情景剧。
4组织实践活动
在帮助学生明确了合作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中。为此,教师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公共学习平台。考虑到小组合作是一种适应性较强、应用价值极高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上各个教学环节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8“TheSpringFestival”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个freetalk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讲解自己家乡的春节特色习俗。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进行合作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进行作答。通过这种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环节和合作探究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实践探究活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组合作探究任务。例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6“Dreamjob”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等作为交流对象,通过访谈活动了解不同人心目中的Dreamjob。在获得访谈数据之后,学生再将其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间,共同完成该探究任务,确保学生获得足量的访谈样本,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如果学生仅仅沉浸在以个体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学生虽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个体发展需求,但是可能无法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促成合作探究活动的真实发生,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所形成的合作探究能力,可以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方雪蕊.如何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22(13):184-186.
[2]张娟.浅谈英文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22(18):134-136.DOI:10.1672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