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生态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学生是接受生态教育的主力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是开展生态教育的关键,高校教师要充分借助思政课堂这个载体,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组织开展生态教育工作。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十分突出,需要引起教师高度关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
(一)缺乏对生态教育重视程度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开始越来越关注生态教育问题,生态教育关系着美丽中国的建设情况,同时也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是开展生态教育的基地,不管是高校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这样可以让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保障学生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在狠抓生态教育,比如一些思政教师在口头上重视生态教育,但是并没有在生态教育方面付诸行动,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利于生态教育的开展和落实。
(二)学生思想观念有待提升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丰富,比如学生不仅可以借助报纸获取信息,也可以借助手机以及互联网工具获取信息,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但是也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比如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理念,在生活上好逸恶劳,在学习上不思进取,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习惯表现,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予以高度重视。
(三)教学内容单薄
教学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的主要方面,通过对高校思政课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主要有《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原》等,其中涉及的生态教育内容十分稀少,并且很多内容都是重复出现的,缺乏广泛性和全面性,这就导致学生对内容的学习较为单一,不能涉猎更多与生态教育相关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将会使教学内容无法更好地与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工作实现更好地协调与发展。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措施
(一)树立生态教育育人意识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开始备受社会关注,针对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对生态教育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各个部门人员和教师树立生态教育育人意识,加强对思政课生态教育的关注,及时解决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一方面,高校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对教育政策的分析和落实。目前为了推动我国生态教育工作在高校思政课中落实,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文件,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落实政策文件内容,为此,在政策的引导下,高校相关负责人需要转变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政策以及相关制度的研究,做好工作部署,并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落实生态教育的管理督促,促使教师可以在思政课中积极落实政策,加强生态教育。另一方面,提高授课教师的自觉意识。思政课教师的观念和意识会影响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式的选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教师有必要及时更新理念,加强对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的分析,将生态教育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在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进行持续性教育,让学生可以始终浸润在生态教育的环境中。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我国要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和媒体的监督管理。比如相关部门要制定传媒行业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对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约束,避免互联网平台为高校学生传输价值观不正确的思想和内容。其次,高校要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比如在高校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这样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充足的精力,对未来生活也会充满期待。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比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保持在线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生态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解放思想,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进一步保障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结合我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航向。在新时期,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融入时代背景,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环境,并做好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分析,构建积极向上的生态教育环境,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发展理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莉.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3):95-96.
[2]朱珊莹.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文库,2019(2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