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智慧课堂成了现阶段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在新形势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在学习内容方面不断丰富完善,让学生积极融入阅读教学活动中来,需要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深厚文化资源进行更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切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从而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涉及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十分深远,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层次渗透,确保两者优势互补,进而从根本上体现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成效,让学生充分融入两者的渗透过程中来,充分吸收相关知识,实现融会贯通,把相关融合要素整合成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从而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和传承弘扬,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让学生在道德传统、民族精神、文化认知、文化自信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同时,在阅读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并且和英语文化进行对比和优势互补,可以确保学生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得到有效规范,使学生得到充分引导,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和认知,在掌握融合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学习方法,确立文化意识和认知,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渗透和影响之下,使得学生在文化价值理念方面可以实现充分整合和优势互补,进而更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正确三观的树立提供必要保障。
(二)让学生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渗透和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并且在全身心融入过程中充分实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更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在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备应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和共同交流互动作用之下进一步拓展文化视野,进而在具备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源进行更充分的开发利用和有效整合。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不够
现阶段,一些高中英语教师对在英语阅读课堂融入传统文化还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和内涵,只是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讲解。很多高中英语教师都认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联不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并不重视。
(二)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揣摩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做题时会出现一些错误,打击了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这对以后的英语学习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巧妙引导,拉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文文本的距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英语的说法,而是要让学生深刻认知中华民族的丰富思想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并用英文的表达方式推陈出新,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在呈现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本时,要善于以恰当的方式拉近文本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让他们产生共鸣,积极领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魅力。
(二)开发课外资源,多维度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明确提出了要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素材性资源的要求。教师应在用好教材的同时,拓宽视野,挖掘、引进课外资源,选用具有正确育人导向的英语材料,并融汇多门学科,联合开展跨学科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三)利用课内资源,多角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紧扣主题,强化学生对传统精神文化内容的学习。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了内容资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须加强他们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坚定文化立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性资源,紧扣主题,丰富语篇语料,使学生习得的语言知识与母语文化充分衔接,引导学生从另一种语言的视角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四)读后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阅读技能的传输,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却明显不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读后活动,让学生利用读后时间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思考,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读后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文本主题自主选择拓展探究的方向,开展读后拓展活动,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利用课外活动引领学生积极进行表演,实现学习拓展
在高中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设计课外实践环节实现拓展,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比如,在英语教材中,学生会学到很多与西方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课堂之外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一些体验项目的编排,让学生动手制作道具,完成情境创建,并用英语展现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文化。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教师丰富知识储备,抓住一些细节,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同时,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文化知识,创新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让学生积极表达、鲜活参与,尝试进行一些英文的话剧表演,观看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作品和书籍。通过多元活动锻炼学生表达自信,引领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易树常.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中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5):63-67.
[2]李漫.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高中外语教学,2020(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