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实践路径研究

李书稳
  
明日
2022年4期
平乡县第五中学 河北 邢台 054500

【摘要】化学史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教育资源,不仅能说明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能作为沟通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桥梁,化学史对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既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化学教学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化学史的教育价值,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史;教学路径;研究

化学史是关于化学知识的历史描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讲述了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为化学教育、人文教育之间提供了沟通桥梁,可调动学生兴趣,这是深化化学课堂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举措。

一、化学史的教育价值

根据新课程标准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活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科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到与学习、发展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史是以真实的史料作为依据,讲述了整个化学发展进程的来龙去脉,化学史内容丰富,教师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选择,从教育层面来看,化学史的融入有效解决了备课资源匮乏、课堂缺乏新意的问题;从学习层面来看,化学史的故事性、历史性非常强,将其融入化学课堂,让学生乐于接受,且化学史不仅是叙述了已经发生的名人轶事、科学突破和已发生事件,还涵盖化学家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这可启迪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科学素养。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实践路径

(一)科学选择化学史内容

化学史包罗万象、内容繁多,要发挥出化学史的教育作用,史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具体需关注几点:一是化学史内容要与教材内容能够贴合,瞄准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选择化学史的内容,以便于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二是内容选择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对于化学学科,多数学生是既好奇又陌生,他们往往会在开始学习时保持高度热情和浓厚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教师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可对化学学习保持浓厚兴趣,因此,化学史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生动形象又浅显易懂;三是化学史内容要忠于历史,不能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歪曲、编造历史,应当让学生对历史产生真实的认识,一起来经历科学家探究真理的艰辛,以此来培育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质疑精神。

(二)合理应用教学方法

化学史进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方法多种多样,需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来合理选择。

一方面,可采用导入法和穿插法来讲述化学史。在化学史中,有很多趣味的典故,在讲述新课前,可先为学生引入化学史片段。如,在关于“油脂”内容的教学中,可为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几千年前,古埃及的法老在一起宴会招待宾客时,一位厨师不小心将一盆油打翻,撒到了炭灰里,他用手将沾了油的炭灰丢到外面,却惊喜的发现平时洗不干净的手今天洗的格外干净,法老知道后,就用这个方法生产出最古老的肥皂。此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①油脂是什么化学成分?②炭灰中有什么物质?③炭灰和油脂的反应原理是什么?通过此类史料来导入教学内容,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采用穿插法来教学,选择好化学史的融入时机,灵活进行融入,当教学遇到难题后,可通过史料为学生介绍化学知识的发展大概,从心理、思路上降低学习难度,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明确目标、分析学生特点,从教育目标来着手,灵活的设计出化学史情境。如,“戴维发现钾元素”、“莫瓦桑发现氟元素”、“舍勒发现氯气”等内容,均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为学生介绍。另外,还可介绍化学史上的最新发现、“遗憾”、“趣闻”等,尽管这是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但在实际教学中,要进行合理取舍,尽可能让内容精炼,保持化学史内容的完整性和趣味性,做到针对性强、控制灵活。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各类生动灵活的新型方法,如,编演互动历史小情景剧,这类活动是通过短剧的形式来呈现化学史,再现化学家们发现的过程,这是通过学生编演来自主探究的过程,共包括四个环节,即准备、设计、表演、交流与讨论。在准备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选择化学史素材;设计环节,师生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具体的情景剧内容;表演阶段,由学生按照剧本编排来完成表演;交流讨论环节,以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深度思考,鼓励学生交流感悟,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让化学史变得更加鲜活。

(三)以化学史培育批判思维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知识背后思维、方法的挖掘,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只是为学生单一的讲述客观事实,忽视了知识的使用价值,这种教育成效是不理想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知识背后思维和方法的挖掘,其中,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重点。如,在《氧气》这一课的教学中,氧气的发现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氧气发现过程的化学史实,共同经历氧气的发现之旅,从中了解氧气的用途、性质等。通过这类内容,让学生明白了,科学家们发现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经过长期的探究才能得到真理,借助此,让学生树立勇于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三、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结合具体的育人目标、教育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让化学史进入化学课堂,为学生设置有意义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作为教师,要对化学史教学有深刻认识,合理选择化学史内容,精心设置教学方案,让化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钰.初中化学结合化学史创设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1(23):73-74.

[2]康永军,王荣华,刘媛娜.基于化学史教学发展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水的组成"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2):62-65.

[3]施维.融“史”于课以“史”促学--例谈如何结合化学史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6(8):69-7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